动因: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结合
刚才讲到,中国的商业银行没有下到海里游泳,所以没有被金融海啸吞没。但这绝不是说,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必学会游泳,不必下海。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资银行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方面,中国企业和居民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2002至2008年六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超过60%。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有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4万家,广泛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即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国对外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8.5%,2009年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9%的情况下中国仍增长了6.5%。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银行机构提供相应的“跟随”服务。
此外,近年来中国居民出境旅游探亲、留学经商等日趋频繁,对转账支付、消费信贷、信用卡刷卡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随之大幅增长,如招行信用卡持卡人仅2009年境外消费额就超过170亿元人民币。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中资银行如果不能加快国际化发展,不能提供高效、优质、全面的跨境金融服务,不仅无法满足中国企业和居民纷纷走出去后的服务需求,国内服务也会受到影响,客户就会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中资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日益迫切。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境内银行业市场上一支重要的竞争力量。截至2009年底,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和合资法人银行超过30家,外国银行分行和代表处超过300家,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现在,中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资银行即使不走出国门,实际上也已置身于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中资银行不能尽快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难以赢得生存发展空间。中资银行只有走出去,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国际化、全球化的影响力,更快地学习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更多地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的经营管理人才。
中国银行业当前之所以将国际化提上日程,还有一个原因是从内外条件看具备了较大的可能性。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难得的机遇。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博客)先生认为,“当今发达国家要建立更健康的金融体系,去杠杆化是正确的起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4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明确指出,“无论已经对金融体系采取了何种措施,去杠杆化仍是当务之急”;之后,又在10月份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当前第一个主要挑战是恢复银行体系的健康,为此,必须保证当前的去杠杆化过程依然有序。”在今年4月份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联合序言中,IMF再次强调:“下一阶段,去杠杆化过程需要平稳进行,方能形成更加安全、有竞争力、充满生机的金融体系”。据统计,目前美国最大的前20家银行的平均杠杆率超过20倍,欧洲最大的前20家银行的平均杠杆率超过30倍,而包括中资银行在内的亚洲银行业的杠杆率平均只有14倍左右。
因此,欧美银行业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去杠杆化”阶段。据初步测算,欧美银行业需要变卖10万亿美元左右的资产及补充600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金,才能使杠杆率基本趋于20倍左右的合理水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已决定于2010年底提高银行资本金比例和达成最终的一揽子银行改革决议框架。为适应资本金监管的新要求,欧美银行业“去杠杆化”不仅在所难免,而且压力很大,而与之相伴随的,就是收缩或退出海外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8后三个季度,全球银行跨境贷款缩减了4.8万亿美元,降至31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2009年萎缩幅度虽然有所减小,但下滑趋势尚未得以扭转。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