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镇安宁村大袍屯是融安县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自然屯,村民123户、740余人,居民以苗族居多。为助推民族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安农商行持续做好信贷投放工作,大力支持村民发展种、养产业。据统计,当前该屯获得融安农商行资金支持居民31户、金额134万元。
提起安宁村大袍屯的“勤劳奋进户”董海光,在当地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融安农商行的支持帮助下,他战胜了命运的不公,靠自己辛勤劳作改变全家命运,赢得邻里乡亲交口称赞。
“今年养了9300只鸡,只要一售完,纯收入能有10万元。”董海光信心满满地说。每天一大早,他提着一桶玉米走进了养鸡场,熟练地向鸡群抛撒玉米粒,几千只鸡迅速围拢了过来。据了解,董海光家9300余只鸡都是散养在村里田地里,生长周期6至8个月,体重能达到3斤至4斤,除了吃谷物、玉米等,还吃虫子、青草,他养的鸡肉质鲜香、嫩滑、无腥味、软滑多汁,营养丰富,备受市场欢迎。
今年47岁的董海光,在养鸡前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偶尔去外地打临工,日子过得浑浑噩噩。2016年,他为救治突发脑溢血的父亲欠下数万元债务。村里人看他家生活条件清苦,纷纷想拉他一把,经人介绍 ,董海光通过打工得以此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开支,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现状,他很苦恼,也很迷茫。
由于只有小学文化且家庭非常贫困,2016年村两委把董海光家纳入兜底脱贫对象。“自从我家被确认为贫困户后,镇村干部多次打电话和我说脱贫的事,说发展产业的事。”董海光说,2017年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帮扶干部入户了解情况,提出结合村情实际和个人意愿制定脱贫项目。了解到他之前还有点养鸡技术,与他结对的扶贫干部提出,让他通过养鸡脱贫致富,但之前救治父亲欠下债务的他,根本拿不出多少资金,只能养殖两三百只鸡,这无法解决家庭脱贫问题。
融安农商行在了解董海光的情况后,主动上门宣传小额扶贫贷款政策,鼓励他扩大养殖规模,听说有这样的好政策,董海光心动了,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干出一个样子来。” 2017年7月,董海光顺利从融安农商行获得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他起早贪黑,建鸡舍、学技术,付出常人几倍的艰辛,但他心里乐滋滋的。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董海光的养殖技术进步飞速,鸡苗成活率高达90%以上,鸡场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融安农商行对他的资金支持从原来的3万元增加到了5万元,养殖规模从最初的两三百只发展到现在的近万只,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并于2019年11月被融安县长安镇人民政府授予“勤劳奋进户”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