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长岛农商行积极落实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及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大力推进电子化进程,全面普及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积极推广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在偏远海岛开设助农金融服务点,截至9月末,全县共布放“农金通”机具12台,覆盖率达到100%;电话POS机具开户数达到450户,布放ATM机15台,发放信通卡3.57万张,开通个人网银2128户,开通企业网银227户,让广大海岛渔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填补了偏远海岛金融服务空白。
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扎实落实阳光信贷工程。通过公开服务流程、推行限时服务、加强人员管理等措施,积极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支农绿色通道。一是推行公示制度,在营业网点设置了“阳光信贷”公示牌,向客户公开信贷人员信息及办贷范围,公布服务承诺、利率定价、收费标准等内容,提高了办贷透明度。二是实行公开承诺。向客户公开承诺办贷时限、廉洁事项及监督方式,对信贷业务建档、受理、调查、评级、授信、审批、放款、信贷资金使用等环节全面实行阳光操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加强信贷人员培训教育,全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信贷队伍。同时,在每个网点设置客户经理,负责农户贷款的发放、管理,实行一对一服务,真正将农商行打造成海岛渔民自己的银行。
开展富民惠农创新工程,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在严格遵循贷款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一是产品创新。根据渔村金融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合作,创新推出渔村青年创业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多个贷款品种,努力开发符合当地经济特点和农户要求的金融产品。二是业务流程创新。包括“前、中、后”相互制约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审批权限设置等。三是利率定价机制创新。积极实行贷款利率定价,根据客户信用等级、风险状况等,合理确定贷款利率,规范审批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利率定价作用,不断满足海岛群众金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