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9时,笔者有幸与招远联社领导一起,到辖内宋家信用社迎接省联社副主任丁浩升一行亲临调研指导。就像提前约好似的,我们前脚刚到宋家信用社门口站定,丁主任一行5人也随即从另一个方向来到了宋家信用社。一阵寒暄之后,丁主任和陪同而来的省联社烟台办事处领导等一行人员就径直走进了宋家信用社的营业大厅,边视察营业厅办公情况,边听取联社领导汇报。见一位中年男人正在服务窗口办着什么,丁主任就热情的走向前去搭话询问:“老哥来办什么业务?”
那人回答:“我啊?我是他家的协理员!”言语之中还流露出几分得意和自豪。接着,这位自称协理员的人反问丁主任:“你也来办业务?”
丁主任说:“哈哈,我不是,我是随便进来看看的。”
可能是丁主任朴素的衣着和敦实的个头再加上和蔼可亲的面容让他感到方便说话,就滔滔不绝的做起了自我介绍:“嗯,我一看你就是个实在人,是做石材生意(当地盛产石材,做石材生意的外地客户很多。笔者注)的吧?我跟你说吧,不管你做什么生意跟这家信用社合作没有错,最起码人热情、服务好。”
他说:“我本来给邮政家代理储蓄都4、5年了,但我现在给他家(指宋家信用社。笔者注)干了协理员。因为这个信用社领导的真诚邀请和这里的优质服务、优厚待遇感染了我,跟他们干不但有钱赚,心里还舒坦,哈哈哈……”
面对着人的豪爽和不拘小节,站在一旁的丁主任只是微笑地听着,并不时的点头迎合着他。
看到该人不住地跟丁主任拉呱,站在一旁的宋家信用社负责人禁不住上前介绍:“老李(指那位协理员)你少说两句吧,这是我们省联社的丁主任。连我们都捞不着跟领导说句话,你可倒说起来住不下了……”
一听说省里的领导,慌得这位被称为“老李”的协理员忙不迭地从座椅上站起来连连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丁主任则亲切地握起他递过来的双手说:“没事,我下来就是为了调研一线工作情况的,感谢你对信用社的信任和大力支持!”
随后,丁主任一行在招远联社一班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院,查看了该社小伙房、小锅炉和小菜园,走访了该社信贷办公室和主任办公室,详细询问了当地经济状况、该社业务发展情况和业务开展难点,关切地询问该社的员工够不够用,员工有什么想法和建议等,并现场解答了如何结合当地石材经济特点、加大贷款支持力度、提高信贷经营效益的问题。丁主任指出:农村信用社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经济、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瞻远瞩的开发和推广现代金融服务机具,靠优质服务培养与客户的合作感情,靠科技服务引领客户的合作意向;比如银行卡的发行、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的设置、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的推广普及,都有利于我们在强化信贷投放和柜台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与广大客户的感情距离,让他们从始至终都在我们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这样一来,我们农村信用社还能不发展壮大吗?
座谈中,丁主任对该社的小伙房、小锅炉和小菜园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无论改革还是发展,人都是第一位的因素;只有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设身处地地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凝聚全体员工的心,才能按部就班地实施你的目标和规划;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座谈不知不觉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招远联社领导提请丁主任等一行人员到联社机关调研座谈,但丁主任坚持要再走访一个信用社。于是,我们又来到了辖内大秦家信用社。可能是由于该社地处城乡结合部、内外部环境建设都明显规范的原因,丁主任一行人并没有到该社主任办公室座谈,而是从营业大厅开始,一个窗口一个窗口的对工作人员进行慰问,一个岗位一个岗位的走访询问,满意之色溢于言表。当看到该社这有1台自助设备的时候,丁主任指出:这个空间够大,安装3台自助设备也满宽敞,应该再安装两台,以提高自助设备替代率,减轻柜台压力。殷殷之情令人感动。
时间转眼就过了11点,招远联社领导人几次提议早点到联社机关,可丁主任坚持还要参观一下该联社拟选购的新金融大厦。等丁主任一行人到达招远联社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了13点。
中午,丁主任一行在联社伙房简单的吃了饭之后,又召开了由全体联社领导和部门经理参加的座谈会。
下午3时30分,丁主任一行圆满结束了对招远联社的走访调研,踏上了返回烟台的行程。
笔者细细地算了一下,从上午9点到达宋家信用社到下午3点30分离开招远联社,除去中午吃饭的半个多钟头,丁主任一行在招远联社连续走访、调研、座谈了6个钟头,期间只是喝几口水,连水果都没有吃、烟都没有抽,其简朴亲民、廉洁勤业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