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蓬莱市农村信用社严格按照办事处部署,切实转变思想,努力扩大宣传,加强工作督导,稳步扎实、深入细致开展信用再建工作,为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加快发展和高效开展贷款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8月末,该社累计走访村庄67个、农户及个体工商户9060户,打造了17个“样板村”,评定信用户179户,授信3599万元,用信2990万元,收到了地方党委政府认可、农户满意和信用社受益的良好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彻底转变思想。一是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进一步细化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初评小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班子成员、部门包社制度,并建立专门督导日志,要求班子成员、部门经理每周要抽出1天的时间深入基层对信用工程建设进行督导调研,确保督导发现问题及各社评定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同时,建立信用工程进度定期通报制度,由业务部门按周汇总各社进度情况,按旬在日常办公系统内公布,按月组织召开信用工程调度会,对照各社评定验收计划表进行逐一调度,确保信用工程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二是从统一全员的思想认识入手。先后组织召开了6次班子成员会议,反复领会办事处指示精神,细致分析当地实际,制定完善的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及客户经理会议,认真进行部署调度,做到“逢会必讲”,有效引导全社干部员工实现了“要我开展”向“我要开展”的转变,增强信用工程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面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宣传攻势,扩大参评范围。为确保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入民心,该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一是会议推动。该社及时向当地市委、市政府汇报开展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对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善当地农村金融环境,加快“蓬莱美丽乡村”、“道德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牵头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级党政部门全力配合,会后市委宣传部下发内参,有效营造了舆论环境。二是媒体促动。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对信用工程目标村采取村广播、宣传栏、发放明白纸、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进行重点宣传发动;全辖采取在《今日蓬莱》开设信用工程专版,在电视台开设信用工程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实现宣传工作“点面结合”,使广大农户深入了解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的意义、步骤、创评内容和优惠条件,从而确保了创评标准和评定程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三是典型带动。定期联系报社、电视台记者,选取优质信用户的致富历程及信用工程对“样板村”的经济带动情况进行宣传报道,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户、村委及当地政府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评定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三、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为确保评定工作的质量,真正把符合要求的农户评为信用户,并予以支持,该社严把“三道关口”。一是严把调查评定关。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信用工程评定操作规程》;初评小组严格按照规程,对辖区内农户逐户建立经济情况档案,形成调查报告;包村客户经理对每名参评对象进行实地考察,评定小组按照评定标准逐项打分,再根据参评农户的资信和经济状况最终确定,并张榜公示。二是严把授信颁证关。评定过程中该社始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及时核发贷款证,严格落实贷款对象、授信额度、贷款利率、贷款程序“四公开”要求,印制了1万余份《蓬莱市农村信用社信用工程建设宣传单》、《蓬莱市农村信用社特色业务介绍》,分发到农户手中,增加了贷款的透明度,杜绝了关系贷款和人情贷款。三是严把验收质量关。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严格落实贷款证贷款操作流程及信用工程验收考核办法,对第一次验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验收仍不合格的、连续三个月工作进度滞后于工作规划的或上报验收数量不达标的,对信用社主任罚款1000元,包村客户经理罚款500元,确保信用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