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招远联社审计工作按照业务求精、工作求实、方法求新、质量求高的原则,一改过去扒档案、查账目的机械做法,从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做起,主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在座谈聊天、专题交谈的基础上,摸清审计线索,适时展开审计工作。2011年以来,该联社共开展52个审计项目,其中离任审计22次,飞行检查16次,常规审计3次,专项审计11次,发现462个问题,整改率百分之百,为促进改革发展起到了较强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是审以致用,共同提高。为使审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该联社积极推行审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推进的策略,每周六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集中学习;每月1日、2日,审计人员分别参加会计主管例会和信贷调查员例会;每月中旬组织一次审计知识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每月末召开一次由各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例会,对前段审计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每季度举办一次由各专业部门参加的审计工作研讨会,摆问题,找原因,定措施,弥不足。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2011年以来,招远联社会计、信贷等专业部门根据审计成果,共规范各项业务操作流程200余条。
二是健全机制,完善功能。为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招远联社从健全内审人员管理制度入手,增强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从赋予审计部门广泛、充分的经营管理参与机会和权力入手,增强了审计的工作权威和严肃性。健全内审人员管理制度,即通过修订完善内审人员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明确了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廉洁自律和责任追究等规定;通过制定内审质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责任管理和行为约束;通过加强对审计项目成员的考核评价,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动力。赋予审计部门广泛、充分的经营管理参与机会和权力,即明文规定审计人员参加联社的各种经营管理会议,对各种管理办法、业务数据、经营信息有知情权和话语权,审计部门负责人有权参与联社大额财务列支、大额贷款审批和工作用车等大宗物品的招标会,从而为审计工作发挥有效监督职能提供了广阔、直接的舞台。
三是转变观念,提高效能。转变观念,就是在审计着眼点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和事中及全过程审计为主转变,变静态的内审为动态的连续的评估,对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进行跟踪审计,注重审计的前瞻性;在审计行为上,从随意性向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转变,使审计工作切实起到发现问题、纠改差错、堵塞漏洞、防范风险的作用,落实审计的实效性。在每一次审计、检查前,招远联社都要认真制定检查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对检查涉及的政策、法规、相关业务规定和流程、现场审计的基本方法、技巧、审计方案等进行重点培训和现场部署。在整个审计、检查工作中,始终扮演好“警察”、“智囊、参谋、顾问”和“医生”三个角色,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增强各部门、各单位依法经营、合规操作的自觉意识,积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就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及时提出纠改和杜绝问题的方法良策。
四是转化成果,促进发展。招远联社依照“抓审计、防风险、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加快了审计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健全审计通报机制,对每次审计发现的问题,都在全辖下发通报,不仅对被审计单位起到警示和督导纠改作用,而且能够引起专业部门重视、使其他单位引以为戒。健全审计报告机制,每次审计结束后,将需要引起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风险隐患及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进一步归纳、提炼、分析,形成审计报告,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向理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促使高级管理层及时决策、科学决策。健全审计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将每次的审计结论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扩大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如在离任审计时把好“交接关”,运用审计成果,摸清家底,划断责任,使离任的干部不交马虎账,上任的不接糊涂班。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细化风险责任认定及处理的办法。每次审计结束后,都由监保部门根据发现的问题落实对有关责任人、管理部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和问题整改,对管理失职、监督不力、严重违规违纪和屡查屡犯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重罚,让违规违纪者不愿、不敢再犯同类错误,确保各项工作在合规合法的轨道上有序运行。2011年以来,共对156人进行了处罚,其中通报批评39人,警告13人,经济处罚104人,处罚金额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