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紧密配合当地政府新村建设规划和整村推进思路,捐资120万元,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实施了“溪桥工程”,资助15个自然村,每村架设一座桥梁,解决汛期当地孩子上学和村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工商银行还出资35万元实施了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支持了民胜镇周子坪村近2000米村道和产业园区道路水泥硬化建设,新建道路则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工行惠民路”。同时,工商银行向通江县诺江镇石岭村、南江县光雾山镇焦家河村捐款10万元,推进实施“五改三建”( 五改:改路、改水、改电、改变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三建:建致富产业、建小康家园、建和谐社区)新农村建设。为切实解决老区人民生活环境问题,该行还捐款30万元支持高山移民工程,有效改善他们吃水、交通、医疗、上学等难题。
教育扶贫——用爱播种希望
冉启顺,四川省万源市高中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2011年,他以522分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在当地人看来,冉启顺是个典型的苦孩子,父亲冉继龙患有小儿麻痹,三级残废,母亲在他将满三岁时,离开了他和他的父亲,至今他已完全记不起母亲的样子。妻子离开后,儿子成为冉继龙唯一的希望和寄托,身体残疾的他没有能力像村子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到外地打工,赚钱养家,只能靠种田和低保勉强维持生活,如何让冉启顺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上学,是这个残疾父亲生活最大的动力,也是最大的难题。10几年来,冉继龙用他仅有的一条健康的腿和一只健康的手,顽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拼尽全力为儿子撑起了一片蓝天,尽其所能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普通孩子可以拥有的生活。终于盼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父亲无比欣慰,但难以承担的各项费用又让他万分为难。最终,工商银行及时捐助的5000元让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度过了难关,帮助冉启顺翻开了他人生中崭新的一页,更让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放下了心里那块最重的石头。当冉启顺被问及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讲了作为儿子最朴实的理想:“踏踏实实走完大学四年,然后出来找一份好工作,让父亲过上好日子。”
在工商银行资助贫困大学新生的活动中,记者看到、听到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着“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原则,工行已先后捐款1400万元在南江县、通江县及达州的万源市等定点扶贫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助教活动。
2003年以来,工行在定点扶贫地区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国工商银行优秀山村教师评选活动”和八届“中国工商银行优秀贫困大学生助学行动”,每年分别选择60-200名扎根山区教育工作的优秀乡村教师和品学兼优但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新入学大学生,分别资助1000元/人、5000元/人。截至目前,工行共资助优秀山村教师550名、贫困大学生790名,资助金额达450万元,使贫困大学生和山村教师得到了社会的持续关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优秀的高中生也是工行帮助的对象。该行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捐资90万元,实施了“新长城高中生自强班”项目,选择定点扶贫地区150名(每个县50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资助,每人每年1800元,连续资助三年,帮助其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开启未来、成就梦想。
2002年以来,工行先后向定点扶贫地区捐助资金约400万元,建设了9所希望小学,修建教学楼、宿舍楼和操场,改善了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为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帮助。为解决定点扶贫地区教学设施设备短缺的问题,十多年来工行帮助定点扶贫地区5所中小学开通了多媒体远程网络教学,学生用床600张、学习用具等近3.3万件,捐赠图书2万余册,价值300多万元,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如2003年向通江县实验小学、碧溪乡小学等10所学校捐赠了价值8万余元的28套《希望书库》和书柜。2010年参与扶贫基金会 “2010年灾区及全国贫困地区学生关爱行动”项目,捐资35.6万元向定点扶贫地区部分小学发放3001个学生型爱心包裹(包括基础学习文具、美术用品及手工课用具共计134件),先后捐赠课桌、板凳等690多套,改善了学生学习和住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