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定位,自觉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走出了一条商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截至2014年底,本行拥有营业网点近4万个,ATM机6.6万台,提供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服务触角遍及广袤城乡;拥有个人本币账户数11.82亿户,客户数达4.78亿人,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5.82万亿元,储蓄存款的市场占有率为10.37%,在全部金融机构中排第4位;资产总规模突破6.3万亿元,居全国银行业第六位,资产质量良好,资本回报率高。
一、董事长致辞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始终坚持发展的主题不动摇,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致力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践行好发展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
我们致力于成为普惠金融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从1919年邮储银行的前身邮政储金局开办开始,到今天我们已经成长为一家全功能的国有大型零售商业银行,100年来,邮储银行秉承“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服务理念,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走出了一条商业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先行者。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普惠金融”事业的决心。我们从合理资源配置、优化组织机构、推动业务升级、强化内部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开辟服务中小企业的新模式,为中国百姓搭建全国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金融服务网络。我们不断夯实和提升邮储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使邮储银行实现从“普惠金融事业的先行者”向“普惠金融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的转变。
我们致力于支持国家经济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使银行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战略高度契合,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我国区域经济由东到西的梯度推进战略布局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核心活力企业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提效升级的同时,打造了银行自身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我们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积极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支持,高度关注贷款项目的环境与社会影响,积极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我们坚持践行绿色运营理念,大力宣传环保、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致力于共建和谐家园。作为全国物理网点覆盖最广、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我们深知发挥广覆盖网点优势,利用专业所长,投身公益事业、传播金融知识的重要性。2014年,我们一如既往的扶贫赈灾、捐资助学,大力普及金融知识,将温暖和爱心散播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员工是邮储银行实现持续发展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致力于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关注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科学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努力为员工营造舒适工作环境,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美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5年,我们将积极适应银行业的“新常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从传统中感悟引领未来发展的智慧和方向,从实践中汲取开拓奋进的精神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社会责任理念
我行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政策要求,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服务理念,努力成为一家股东满意、客户认可、员工自豪、同业尊重的大型全功能零售商业银行,塑造普惠银行、价值银行、和谐银行和绿色银行的社会形象。
三、社会责任管理
(一)公司治理
2014年,本行持续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构,不断完善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了公司治理的合法合规和高效运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治理保障。报告期末,本行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董事2名。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和薪酬委员会等5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共有监事3名,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外部监事1名,下设履职尽职监督委员会和财务与内控风险监督委员会等2个专门委员会。
(二)风险管理
2014年,本行围绕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风险战略部署,印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纲要,实施风险政策和风险限额管理,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地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机构风险评价考核机制,强化资产质量管控,保障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2014年底,本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64%,远低于同业水平,拨备覆盖率为363.26%,在同业处于领先水平。
四、社会责任实践
(一)普惠金融·服务和谐社会发展
邮储银行秉承“人嫌细微,我宁繁琐”的方针,恪守“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承诺,独树一帜地坚持探索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组织架构创新完善、专职人员的优化提升,深耕“三农”、支持小微,践行好发展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服务和谐社会发展。全行从事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信贷服务的人员有近5万人,其中充实到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就有3300多名。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