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身在北京,闲暇时分酷爱读书,不知何故喜欢上了王朔的作品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日在王府井大街新华书店用微薄的津贴买了四部王朔的作品。书买到手便视若珍宝,如食饕餮盛宴般一口气读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无人喝彩》《玩的就是心跳》等文章,开卷瞬间便被王朔幽默流畅的语言深深吸引,王朔的作品大多玩世不恭,颇有痞子气息,但也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王朔的语言诙谐、构思或轻薄或厚重、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通篇皆是京腔京韵的戏谑之词。
王朔的作品既有80年代令人动容又随风飘摇的爱情故事也有对军营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回忆,当时正是青春年少,懵懵懂懂对未来充满憧憬向往和期待,与王朔许多作品表达的思想契合,从而产生强烈同频共鸣,心灵因此而聊以慰藉。
王朔文笔时而酣畅淋漓时而纨绔不屑,早期作品中笔锋中带着浓烈的部队大院气息和厚重的京圈文化味道,而我当时正在北京军营中接受熔炉的锤炼,也便更能体会到王朔所要表达那种快意恩仇的所谓“江湖”世界。
王朔作品对青春期的叛逆和挣扎刻画的分外细腻,文章略带一些矫情和颓废,描述了一群或者几群60、70后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塑造的这群人满嘴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却又浑身上下充满戾气,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恣意妄为,实为垮掉的一代。
初读王朔的作品宛如大快朵颐川味麻辣烫,尤其喜欢书中的生活细节和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描述,在相当一段时期深深迷恋王朔的各类作品和访谈节目,被他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看事物视角所折服,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一直在关注着王朔的起起伏伏,而今再读他的作品却像是赴一场残剩的宴席,俨然没有了当初的色香,开卷已是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