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珠海市分行——吴树雄。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在建行奋斗了三十年。从青葱少年到年逾半百,虽已两鬓发白,却依旧乐此不疲地活跃在基层一线,在网点客户经理岗位上,继续发着光和热,服务客户也被客户“反哺”着。
“我眼中的新金融”:
上世纪90年代,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中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趋充分,这期间,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随着体制的完善、市场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金融变得更加触手可及,小微企业备受关注。从“双大”到“双小”,从城市到农村,为回应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推行的普惠金融战略,为响应“房住不炒”推行的住房租赁战略,为赋能当地民生经济发展推行的金融科技战略……是建行对社会民生期盼的最好回应。
结缘普惠金融
十年前,我还在珠海前山支行做客户经理。旭总的建材行就开在网点附近,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偶尔会闲聊几句,一来二往,便熟络起来。一天下班回家,发现他正闷头抽烟。一问才知,附近有好几处在建楼盘,旭总也接到好几笔订单,但采购原材料的货款却没有着落。
我那会儿服务的都是大客户,对于小企业贷款接触得少,也关注不多。但一想到旭总,我又于心不忍,没想到一次稀疏平常的贷款却重塑了我的职业观。在了解到他名下还有两处房产后,我立即为其申请办理抵押贷款,撰写授信申报书、收集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提交风险部门、小企业部审核……
一个月后,收到200万元贷款的旭总拦住了准备回家的我,旭总紧握着我的手,让我真切感受到他的感激之情,也让我体会到被客户需要的感觉原来如此美妙。
这次的“及时雨”不仅解了旭总的资金难题,也让他成为支行二十年的铁粉。每次看见我,都会主动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还张罗介绍了不少他的合作伙伴、朋友给我,从此,我与普惠金融结缘。
从个人到对公客户经理,这些年我忙得跟陀螺一般,但忙不就证明我还有价值嘛,而能为小微企业出一些力,就是我最大的价值。
做普惠金融这些年,我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普惠业务做得够好,网点各项业务都不会差。正因为小微企业生存能力差,有着强烈的求生欲,它们一般只认“有用”这个标准,只要这个产品能满足需要,它就会认准你。企业的结算、代发工资、信贷等业务落地网点不说,企业上下游客户也会跟着来,这就是所谓的以客引客吧。
如今,小微企业不仅是国家扶持发展的对象,也是建行的重点服务对象。从传统的“成长之路”“速贷通”到现今的“小微快贷”“个体工商户快贷”“云税贷”,不仅线上产品库更丰富了,交易流水、纳税记录等准入依据更加宽泛,线上申请、秒申秒贷等办理流程也更便捷,小微企业与建行的产品黏连愈发强了。
从“双大”到“双小”,见证的是建行与小微企业的双向奔赴。前段时间,一则朋友圈的真实故事,让我再次看到了建行与小微企业的共生共荣。
一位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店被封控的某餐饮店王老板,发了一条饱含小微餐企心酸无奈的朋友圈,不料被香洲支行客户经理小杨刷到,他立即上门了解情况,指导客户通过“惠懂你”App大数据分析餐饮店以往的经营流水、纳税记录,王老板当即测额并申请获得了200万元纯信用贷款。渡过难关的王老板又发了一条感谢建行的朋友圈,被更多的企业朋友看见。于是,朋友介绍朋友,建行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写在最后
作为扎根基层三十年的老兵,我认识的小微企业很多,虽然有些兜兜转转便消失了,但更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深耕某一领域的企业,越做越大。有人说小微企业对于经济,犹如毛细血管之于人体。我想,众多小微企业背后支撑着的是万家灯火,能见证它们的成长,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何其幸运。而我守护它们的方式,便是将建行的好产品带给更多有需要的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