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退休后不甘寂寞,2006年到北京长住,在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热心参与基层社区管理,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忙碌而充实,续写了一篇非统寻常的夕阳红圆舞曲。
在她所居住的小区,经常出现楼道灯具损坏的情况,母亲毛遂自荐,义务担任楼长,起早贪黑,甘于奉献,挨家挨户发放市、区以及社区居委会的各类通知和宣传品,向社区反馈本楼设施的损坏情况,成为在小区内朋友众多、知名度很高的“社会活动家”。后来被社区领导相中,在70岁时破格成为社区居委会成员之一,参与日常的巡逻、卫生检查、治安维护等工作。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确保弟弟一家人回家后吃上带有浓厚家乡味的可口饭菜。
记不清从何时起,一到早上,在小区外的十字路口,就会有一些热心人士给路过的行人、小区居民、环卫工人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粥。刚开始,母亲只是站在远处好奇的观望,后来在志愿者的热情招呼下,开始现场品尝;觉得很好喝,就拿回来与家人分享;再到后来主动给小区几户孤寡老人送粥,直至加入这个名为“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爱心公益组织。在每次奉粥之前,栈长会组织志愿者们宣读服务宗旨,然后集体做操,一则强身健体,二则宣导心栈的爱心理念。母亲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面带微笑,手捧热粥,主动向路人传递爱语,深情地奉上一杯爱心粥,温暖着一颗颗孤独无助、渴望理解的心灵。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宣传工作很专业,安排专人抓拍每一位志愿者在提供服务、分享阅读、分享喜悦的精彩瞬间,精心编辑后广为传播,体针了自信心,增强了向心力,扩大了影响力。
奉粥活动受到周边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的真心欢迎。每天很早就会有人来到奉粥点排队等候,不少喝粥的常客,也会跟母亲一样,深受感动和感染,自觉捐款捐物并逐渐参与进来。没有轰轰烈烈、豪言壮语,母亲将慈爱之心融入到每天的准备早餐、奉粥、捡拾垃圾、分享读书心得、义务捐款捐粮等点滴小事之中,一次次灿烂的微笑,一句句真诚的问候,积少成多、久久为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溪承江河!
母亲在年近耄耋之年,找寻到了退休后久违的社会价值,找寻到了精神寄托,充满了深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