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风险聚集,外部欺诈等各类新型风险频出,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内部管理漏洞的存在与风险问题同根同源,相互交织、相伴而生,极易引发案件,从而受到监管的重处、法律的制裁。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我国商业银行要居安思危,常怀远虑,秉持“小成本管控大风险”原则,严防“小漏洞”变成“大窟窿”。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思想上动真格,不对“小漏洞”存有微幻想。欲彻底切除违规“毒瘤”,需要刮骨疗毒的气魄、一抓到底的韧劲。坚决摒弃把违规行为“藏着、掖着,见不得人”的思维,对违规现象不回避、不弱化,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合规从幕后走到台前,不断压实各条线、各层级、各岗位的合规主体责任。广大员工必须在思想上肃清误区,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坚决杜绝“下不为例”的试探心理,“小节无害”的麻痹心理,“人为我为”的从众心理,“不为人知”的侥幸心理,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思想防线。
制度上动真格,不给“小漏洞”留有微空间。“小漏洞”既有顽症痼疾,又有隐形变异,各级组织要从“被动防”向“主动管”转变, 实现“常管长管”“常治长效”,自觉查摆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实行“废改立”全流程管理,为各项工作提供更加清晰的行为指引,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不让制度成为“橡皮筋”“稻草人”,筑牢制度屏障。
流程上动真格,不给“小漏洞”留有微余地。风险管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流程管理的有效性,要想真正实现流程管控,必须及时跟进监管规则,紧密融入业务流程。持续做好外规内化,将“监管规定”转化为“系统规则”,并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合规管理全链条,逐步实现规则自动比对、风险智能预警、违规实时阻断等功能,提升合规管理的穿透性,从源头降低员工违规操作的空间,让部门或网点更“轻”。通过业务集约和流程再造减少风险隐患,不断强化业务集约处理,积极创新业务处理模式,优化业务处理流程,有力强化风险管控。
监督上动真格,不让“小漏洞”得以微处理。纠治“小漏洞”,要敢较真、抓根本。切忌弄虚作假,无视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充分发挥监督问责的利剑作用,让监督“长牙”“带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查死角,堵漏洞”专项整治和屡查屡犯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重点风险领域和重要岗位关键人员加大日常检查力度,有效推动问题管控由运动式检查向动态化监测、常态化整治转变,使监督严在经常,不给“小漏洞”可乘之机,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个别问题变成群体问题,业务问题转化为政治问题,违规事件演变为监管案件。
“变而有常,微而致远。”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责之重者”,将合规经营作为发展的根基保障,以坚守风险底线为原则,让合规真正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职业精神,为金融持续高质量发展耕耘更深厚更广阔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