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上级行分享陈春花教授的《这三大管理创新,成就了企业数字化的加速度》一文,也能够静下心顺着文章脉络去产生一些思考。
近年不断从各种渠道中看到“数字”二字,数字化经营、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管理。“数字”已成为最为热门的话题。它不仅是个时髦的名词,更切实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对金融企业提出更高要求。数字已成为它们运转的命脉。支撑数字运转的是强大的数字科技,各类数字不断丰富数据库,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得数字的高效应用更为便捷。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产物。
我认为,无论是自然、社会、思想还是具体到金融市场的发展,在过程中总会遇到瓶颈,瓶颈是标志着根本性进步的开始,打破它就能换的深刻的质变,改变原有模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就是革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是有记载以来“革命”最早的出处——《周易》。以古时之意,揣今日之势。“数字化”是一场从暗流涌动到兵戈相见的金融市场战争。国内金融市场、互联网市场发展迅猛,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从银行业来讲,通过传统业务拓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快速发展需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批量获得、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成为当前银行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打法。这便是“顺乎天而应乎人”。这就是我认为的数字潮流。
陈春花教授的文章中提到一句话,大体意思是,在数字背景下,对个体的赋能变得极为重要,这之后是需要管理者们完成一个“去自我化”的过程。他说的这段话,反应了目前在数字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矛盾,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一是数字化的赋能可以使员工个体能够更快、更好的解决更多问题,决策流程进一步简化。而管理则需要从个人理念驱动到数字理念驱动的转变,管理者的职能随之转变,这就是陈教授说的管理者的“无我”。在作此理解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既然它是以数字为背景的转变,那么数字的质量和我们对数字的态度就是一切理论实践的基础。
我们所提到的数字背后对应的都是某些行为。购物的行为、交易的行为、工作的行为、经营的行为,甚至你在APP某个界面停留时长、功能点击次数的这类行为,都可以很容易的被收集起来,转化成数字。从“行为”到“数字”,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数字”到“运用”,体现了经营者们对于价值实现的更高追求。因此不禁让人思考,哪些行为有意义转化成数字,而哪些数字能够为决策提供正确的基础?
数字应该是有价值行为的自然产生,这样的数字才能够为运用提供正向支撑,才能够最终实现他们所追求的价值。数字化应当是决策者们良好的工具,而追求数字化则应该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从创新中摸索、从实践中寻求,找到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契合点,不断谨慎总结,警惕数字化陷阱,避免牛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