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这个名字,似乎贯穿了我这名“90后”的成长。犹记第一次认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是在作为启蒙的语文课本上,写着他为我们国家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近年来,这位老人的名字不断出现在社交媒体和新闻上。让我感觉这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好像永远精力充沛,他会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视线里。直到最后一条关于他的实时新闻出现在媒体上。
2021年5月22人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 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这位大人物已经91岁的高龄了。 我不会想到,这一位和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下的人,这位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爷爷,其实已经陪伴共和国走了将近一个世纪。 1930年,袁隆平生于北京。1930年,很多人意识不到,是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在那个国家风雨飘摇的时代,中国的青年们用一腔热血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人想以文学启迪民智,有人想以科技兴邦,而袁隆平选择了农业。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袁隆平考入重庆北碚夏贝相辉农学院农学系学习。三年后,大学毕业的袁隆平在毕业分配志愿上写下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袁隆平所愿,他被分配到湖南穷苦山村的农校做中专老师。这一年是1953年,国外已经完成了玉米、烟草、小麦的杂交实验,生产出了优质的杂交品种,国外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农学进入了黄金时代。世界三大主粮:玉米、小麦、水稻,只有水稻没有实现产业化的杂交,于是,杂交水稻成为了许多国家和科研团队竞相研究的课题。 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袁隆平利用所有的个人时间穿梭于田间地头,与农民一道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时间来到了1958年,这一年袁隆平经历了新中国历史上不可忘却的三年困难时期,他亲眼目睹了乡亲们活活饿死的惨状。这让袁隆平下定决心研究杂交水稻。他对一位要好的老师说:“没有吃的太痛苦了,我是学农的,要多搞科研,搞水稻高产”。 1960年7月,袁隆平在江安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水稻,他根据这株水稻的特殊性状推测出其为“天然杂交水稻”。他用一年时间,在1961年春天,在试验田的中收获了这株水稻的成果,证实了“天然杂交水稻”的推测。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是中国能够追溯的最早的一篇有实验数据支撑的关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论文。为了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袁隆平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孕水稻的植株。判断水稻是否不孕,需要观察位于水稻花尖端如发丝粗细的花药是否开裂, 而一朵水稻有几百朵稻花。就这样袁隆平带着他的助手,在正午阳光最猛烈,但也最充足的时候,拿着15倍放大镜在田野里排除了14000多穗,最终找到了6株雄性不孕水稻。 1968年 日本首次弄出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也就是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但是没有杂种优势,并且操作成本过高无法投入生产。最终项目流产,并且学术界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但是袁隆平仿佛不知道什么叫做放弃,在这个时候,继续花了7年时间寻找保持系,将全中国的一千多个水稻品种都和他最初找到的不育系水稻交进行杂交,总共杂交了3000多次,最终失败。 然而,他仍然没有放弃,而是在失败中不断完善理论,最终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前找到的不育系水稻血缘太近,需要找到血缘更远的野生雄性不孕植株。终于,在1970年,他带领助手李必湖在海南率先发现了合适的野生雄性不孕植株。 1973年,袁隆平实现了三系配套,于1975年,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攻克“制种关”,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学术界对于“三系法”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推测。 《墨子修身》中说道:“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袁隆平是真正的耕耘者。 少年立志,潜心耕耘。 一介农夫,国士无双。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免责条款 | 招贤纳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100001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