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收看了陈中新行长推荐的刘润首届跨年演讲“进化的力量”,围绕这个主题,刘润老师结合古今中外四个角度,横跨多个领域,根据各种数据报告,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对于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有帮助。结合我行工作实际,现就自己印象最深的三个小故事,谈几点感悟。
第一个小故事是跑步与奖牌。张先生最大的爱好是跑步,每次跑完,记录跑步路线的App就问他要不要申请一块为这条路线定制的奖牌留作纪念。最终,他在这个App上付费申请的奖牌一共花了3万多块钱。但张先生却觉得这3万块钱花得很值,因为有体验。
自从有了银行业,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的过程,多数与“体验”毫无关联,即使放到今天,客户所谓的体验也不过就是参加沙龙、客户答谢会之类。随着时代的变化,客户体验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升级,当前还存在产品营销信息过于抽象、交易过程不透明、交互门槛高、单边沟通、服务不连续性、服务不可见性等问题,我认为提升客户到网点的体验也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片新蓝海。当前我行进行的网点转型升级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包含劳动者港湾、老兵驿站的建立,客户来到物理网点最终感受到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心理接近程度。而每一次体验都会在客户心理打上深刻的烙印,客户对这些体验的回忆也远超过体验本身。银行的本质是服务业,“体验”已经成为银行转型的重点和方向,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更多地满足客户的情感需求,让有用的东西更具美感。
第二个小故事是用户代言人。金华有家房地产营销公司,谈到卖房这件事,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口号:看上去,我们是在帮开发商卖房子;实际上,我们是在帮消费者买房子。这里核心的差别,在于你代表谁的利益。帮开发商卖房,不管房子好坏,卖出去就好,“成交率”是关键的指标。但是换个角度,帮消费者买房子,不能光成交,还得讲究“满意度”。
对于建行而言,满意度首先就是要要求我们转换思想观念,我们不应该认为自己是在帮银行卖产品,相反的,我们是在帮金融消费者买产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出发点不同,出发点不同,过程和结果也会不一样,所以我认为,当前前台产品销售经理应当把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客户的金融消费习惯进行精准画像,从而进行精准营销。
第三个小故事是如何做好私域。私域是什么?刘润将其定义为你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同时,也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如果用水打比方,公域的流量,就像:自来水。付费用水,价高者得。而私域的流量,就像:井水。打井很贵,但用水免费。自来水便宜的时候,你会觉得打井干嘛。但随着用水的人越来越多,水价越来越贵,一些人开始认真得思考:这些钱,都够我打口井了。
对于建行而言,了解了这个故事,对于我们当前大力推广的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冀时办和建行生活战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假如拿水来比喻的话,水就是客户,公共的客户就像是自来水,价高者得之,在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营销来公共客户需要大量的成本。而我们大力推广有关平台,就是建行在为自己打井,虽然打井的过程十分艰辛,但是井一旦打成,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水也就是私域客户成为我们新的客户。
未来已来,面对未来金融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我们要对自己要做的新金融事业,打造内外部三个生态更加笃定。盲点不可怕,盲维才可怕,当我们能看清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客户和内部员工需求的新变化,把握住趋势,在新金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便是疯狂进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