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的上映带领我们领略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碰撞,认识了诸多文人志士的别样人生,也收获了无数影迷。“君子和而不同”是我看这部剧得到的最深切感触,那个年代杰出人物的交往折射出的文人风骨与高洁品质,令人心驰神往。
剧中着重展现了陈、李、胡三者的相识与分离,陈独秀与胡适最初因为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只专注于文化思想启蒙的目标而相遇相知,后来陈独秀倾向于做李胡二人之间的“中间派”,就像他对李大钊所说,李偏激进,走的更远,他是最早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人,而胡适的留美求学经历和个人信念使得他崇尚美国的民主道路,并主张全盘学习美国。但随着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外来侵略与国内民国政府的专制腐败的双重压迫,以及巴黎和约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改变了陈独秀“二十年不谈政治”和只专注于思想启蒙的最初救亡之路,最终与李大钊一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效仿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
但我不知道其中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美化或改编历史的成分,在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最终走上不同道路的现实,以及在此之前很多次关于暴力或改良、激进或保守的争论之时,同样印象深刻的是那种令人向往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君子文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这种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三人的交往中,还有当时以辜鸿铭、黄侃甚至包括著名翻译家林纾为代表的保皇派与陈李为首的新文化代表之间,同样能深刻地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这从后来文人与政客之间交往与选择方式的对比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这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林间饮酒离别时共同吟诵的一首诗,诵完后是两种理想信仰和道路选择的断裂与离别,却也是君子和而不同的诗意表现。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免责条款 | 招贤纳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100001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