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这是庄子在逍遥游开篇的第一句。读懂《逍遥游》是因为蒋勋,蒋勋的声音温暖而磁性,有让人安静下来的魔力,安静的内心能听到他声音里的海风与海浪,如同身临其境在“鲲岛”台湾的海边遥望南海诸岛。他让我从美学的角度看到《逍遥游》的自然之美,哲学之美,才发现晦涩艰深又虚幻缥缈的古文,原来意境之美不输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于是,每每桎梏于红尘琐事时,我总会想起逍遥游的这第一句,简简单单的8个字,仿佛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也许只是轻轻推门的那个力量,却由此让你看到了一个宏大的世界。
跟随庄子在上古洪荒之中看鲲鹏之志的源头。庄子喜欢写鱼,北冥有鱼是他写的最大的一条鱼,这条鱼可化而为鸟,很厉害,一展翅就是几千里,可是它仍然受到束缚,如果没有风,它就会从空中坠落。你读《逍遥游》就能看到,庄子从《齐谐》中描绘出来的鲲鹏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的气势直接震撼到李白,在他的诗中引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么一只志存南冥,令天地风云变色的上古神兽,依然无法达到庄子的逍遥境界。那么庄子心目中的逍遥与快乐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庄子心目中,客观世界皆有所待,无论上古神兽还是蜉游生物,都不可能摆脱外在的束缚而达到完全的自由。现实世界中,我们拼命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越努力越幸福,就像大鹏鸟要趁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乘风飞翔无可阻挡。不过大鹏鸟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南㝠,它没有一味的高飞。同理,物质固然可以带来幸福,但物质带来的幸福也是有限的,当物质越来越丰富,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德,就会更加欲壑难填,忘了“南冥”初心,反而会深受其累。
庄子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能顺应客观,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一代名相李斯临死前跟儿子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你看,快乐其实很简单,只是与儿子带大黄狗一起出东门追兔子。万物皆有道,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是大多数人穷其一生追求的,如果只有得到的欲望没有放下的智慧,得到越多束缚越多。患得患失反而忽视了自己本可以享受的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有快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里有快乐,“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里也有快乐,这些快乐都与财富地位无关。所以,快乐取决于我们的每一个当下,内心的真实感觉。 这也是《逍遥游》告诉我们的第一个快乐,不被世俗的功利欲望綑绑,享受当下的快乐。
庄子在《逍遥游》还描写到一棵“无用之”树:有这么一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树”。它的树干长满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世人都觉得这种树一无用处,因此也没有谁去砍伐它。不过对樗树来说,无用之用正是它本身最大的用处,最好的成全。所以,当人生遭遇困境时,不论当下自己的处境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妄自菲薄。万事万物本无所用,是人的需要赋予功用,这个“用”只局限于很狭义的主观,因为条件的改变,有用无用仍然会发生变化,“无”其实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相当于人还没有迈出一步时的状态,这时,你有无数的选择。、有时候,“有用”也许是一种累赘,背负它会令你疲惫不堪,所以,适时的放下也是一种智慧,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
人生逆境时,不妨读读庄子的“逍遥游”,重新看待人生,重新认识“无用”和“有用”,回归本心,也会豁然开朗。很多看似无用的行为,却可以让我们真正身心愉悦,获得满满的幸福感。所以说,快乐并不能用“有用”来衡量,这是《逍遥游》告诉我们的第二个快乐,不被他人的价值定义,享受“无用”之乐!
蜩与学鸠不能理解大鹏之志,因为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鹏能飞九万里,蜩与学鸠不过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它们都做到了自已能做到的,爱做的,各自都得到了自已的快乐。反之,若以自已的感受去定义他人的感受常常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小孙子被奶奶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大孙子一定会拒绝,因为他知道自已的舒适度。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相同,也不必有绝对的相同。蜩与学鸠自然理解不了大鹏的快乐,但幸好也不理解,若是理解了又去强求自已得到,岂不是连自己的快乐都失去了。斯宾诺莎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所以,看到他人的快乐抱以理解,这是同喜。若是羡慕嫉妒恨,反而连自已的快乐都失去了!这是《逍遥游》告诉我们的第三个快乐,不被他人的快乐干扰,尊重并懂得享受自已的快乐!
文字是桥,沟通古往今来,文字也是门,推门可见一个世界!
就像我们抬头所见的星光来自亿万光年前,在《逍遥游》的世界里,这些文字闪现着2000多年前庄子的哲学智慧。心念起处,天地宽!现代社会,科技文明走得太快,快到我们把灵魂落在了后面,不妨等等它。6月的初夏,花木繁盛,一杯茶,一本书,一起读《逍遥游》,一起享受当下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