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沂蒙老区风光好,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我一定要学习、传承好沂蒙精神,唱响邮储小调,帮助新河村把家乡建设好,把党的基层阵地守护好!”说这句话的是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驻平邑县武台镇新河村第一书记毕可平。
2018年10月,毕可平被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选派到新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前做支行长的他,从刚来时的不适应、打退堂鼓、觉得呆不了多久,到习惯这里、喜欢这里、离不开这里,用两年的时间,融入了新河村,融入到了村民的生活。今天,只要来到新河村,说自己是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乡亲们都会热情接待,毕克平说:“我们都是他们的亲人。”
“这里太穷了,我刚来时什么都没有,连最基本的生活自来用水都无法保证每户必到。”
“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到村后参加的第一次党员大会是在不足30平米的小屋里开的,脏乱差,面积小的只能坐小马扎,这让我无法想象其他办公区域会有多差。”
眼看老区人民没有像样的党的活动阵地,基础生活设施都无法保证,毕可平急在心上,第一时间向市分党委汇报了情况,市行党委高度重视,投资了42万元,按照“六室两平台”的标准建设了340多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
“这是我带着全村的党员和部分村民一起建的。”如今的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整洁完备,鲜红的党旗和党徽引领着全村的村民,照亮了他们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里建成后,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我经常带着党员和村民讨论如何改变脏、乱、差的环境,如何改变破、旧、缺的设施,如何改变穷、惰、怪的村貌。”
要致富,先修路,新河村的路是十几年前修的泥土路,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淤泥满村流,既影响着环境,又阻碍着脱贫,修一条能通车的村西生产路,是村民几十年盼望已久的。在了解这一情况后,虽然不在驻村规划中,但毕可平还是第一时间向镇党委和市行党委汇报,利用市行拨付的6万元资金和争取来的70多万元福彩资金,带领村民一起修了一条8米宽1.7公里长生产路,并利用市行后续拨付的4万元资金拓宽了连接村镇的孙武路,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正如毕可平说的,“我干了一辈子银行,怎么也没有想到,临近退休,还学了门盖房子和修公路的手艺”。
一边修路,毕可平一边谋划,带着大家搞生产,谋财路。在日常走访考察中,他发现新河村存在房产闲置和土地低产耕种等问题。在征得村民同意后,他将闲置多年的200多平米的二层楼集体房产对外承包给清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并将到期的30亩集体土地回收,重新发包。仅这两项,每年就让村集体增收3.5万元。
毕可平想带着新河村发展果园产业,这还是平邑行小额客户经理小于启发的。小于无意中谈起邻县一个村通过中蜂养殖实现“无粮村”脱贫致富,毕可平听后眼前一亮,他想到了果园种植。
“发展果园产业非常适合新河村,我把想法汇报给了市行,不久我便带着村两委成员和部分种植能手,参加了蒙阴县全国桃文化节。市行还给我们邀请了果业专家到村指导和授课,带领村民学习先进的桃树种植技术。”
在市行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毕可平还把邮储银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带到新河村,平邑县支行目前已与30多名村民达成协议,土地流转近50亩,引进3400多颗新型桃树苗圃,建立改良品种实验基地,发展高品质有机桃产业,每亩果园给村民年增收6000元,集体收入达到5万元。
去年底,新河村滞销罐头桃4万斤,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邮储银行临沂市分行积极联系帮扶企业和关系企业帮助销售,并自发成立志愿队帮助村民采摘,一举解决了销售困境。
“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我身后站着的是邮储银行。”
在新河村的两年时间里,毕可平不仅带着村民修路、脱贫,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还带着他们弘扬新风,整治环境,在市行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建花池、购买绿化苗圃、清理垃圾堆、进行旱厕改造,修建休闲文化广场,并积极联系平邑县新华书店,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极大改变了村容村貌,丰富了村民生活,让新河村变美变靓。
市行工作人员去村做专访,一大群村民围成一团,交口称赞。
“我们家的自来水是毕书记给安的!”
“他给我们打了一口村井!”
“我这白内障多亏了毕书记!”
“我家的危房也是毕书记带领重建的!”
“他解决了我的低保!”.......
毕可平两年的扶贫工作时间结束了。他说:“我想回去,又不想回去,毕竟这里不是我的家,但这里又像我的家。”
“沂蒙老区一直孕育着革命与光荣,我只是最平凡的一个。我也是临沂人,我爱唱沂蒙小调,愿我们邮储银行的歌声,让老区人民发自内心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