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侄儿在老家乡下翻修的新房竣工了,特地邀请我们去住几天,我们如约而至。
一幢三层楼房很是气派,住着很舒适。新房位于省道旁,我们悠闲地坐在房屋前坪喝茶拉家常,谈笑风生。望着来来往往的大客车、大货车、小轿车等各式车辆川流不息,不禁引发了我对车子的回忆。
我是1973年离开老家外出读书继而参加工作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在老家干农活达七八年。那时家乡农户的车子也不少,不过都是原始的土车、风车、纺车、水车、牛车等等,这些车子的动力基本上都是人力,个别的是畜力。记得生产队向国家交征购粮,我们是用土车推着装满稻谷的麻袋送到14华里以外的粮库。生产队作田、社员家里砌房、安葬逝者等都离不开石灰,而我们离石灰窑竟有30多华里远,推着土车每跑石灰窑拉一趟石灰得一天时间,人很累,且效率极低。不过比起肩挑背扛来又要省力几成。我离开老家时,要说农村开始有点机械化的东西,也不过就是归公社、大队、生产队集体所有的诸如拖拉机、打米机、抽水机之类的玩意儿。
斗转星移,广袤农村的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家乡的变化让我们这些在外“游子”都“看不懂”了:当年穷得叮当响的生产队(现村民小组)的乡亲们住的已全是“洋房”;当年光秃秃的山岭如今绿树成荫,遮荫蔽日;当年的那些土车、风车、纺车、水车、牛车再也觅不到踪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车达十多台。组里的新生代中在城里买房安家落户者亦有十几户,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在外发展、在部队拥有军衔的也有好几个,他们回老家自然都是自己驾着小车来往奔驰。我们大家庭成员这次回老家团聚开回的车子也达5台一字排开停放在新屋前坪。
记得我离开老家的头些年里,每当回老家与乡邻们聊天、拉家常时,他们总会向我投上羡慕的目光,免不了说上“你们在外面真好”之类的话语,其眼神、话语中多少带有几分自卑。而今呢,大家则会不约而同充满自信地说:“现在的日子真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