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一天,子路拉着一位穿着绿色长袍的老者来到孔子面前,请老师为他们评判是非。原来,子路说一年有四季,绿袍老者说一年只有三季。两人各执己见争持不下。孔子看了看老者,清晰而又坚定地对子路说:“你输了,一年是三季。”老者欣然而去,子路一脸迷茫。孔子对子路说:“那绿袍老者是蚂蚱之神,一生就活在春夏秋三季,怎么可以对他言冬呢?”
现代人从这个故事里浓缩出一个词“三季人”,指代无知的人,其实孔子倒并没有贬低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其一,蚂蚱的世界只有三季,它并没有错。对于“三季人”来说,事实和真理恰恰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理解不了,所以才固执己见,坚持的认为自己的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是傻子。我自己就曾有过这样的例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伙伴们讨论:桂子油微辣,要是吃的多,会不会像辣椒一样辣到流眼泪?我说:“怕什么,喝下去就不辣了”,小伙伴们不信,纷纷争辩起来,我激动到要与他们打赌,去喝下一瓶桂子油,老爸在旁边听到了,把我叫过去说:“你以为平时吃饭,辣椒辣嘴巴,吃到肚子里就不辣了,那是因为胃里没有味觉神经,痛觉神经也不敏感,你要是真喝下一瓶桂子油,胃和肠子都会烂掉”,听得我小脸煞白,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了。庄子也说“夏虫不可语冰”。夏天的虫子夏天死,他连秋天都不知道,更别谈什么冰之寒冷,雪之美丽了。肯定更无缘领略毛主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的豪情与气魄了。所以,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涯,生有涯。诚不欺也!
其二,我们这一生都是在不断容纳,接受,成长的过程,我们的见解见识一定有它形成的原因和角度,如果别人不与你站在同一角度,看不到你看到的那一面,那么也尊重他的角度好了,毕竟有些事物如盲人摸象,我们的观察和见识一定会有片面性,应常怀谦虚之心,多方位思考学习。要理解世间万物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没有绝对的正确,要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和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不要把自已代入那个见过四季的智者,这样只会各说各的理,吵得人仰马翻。
尊重大于理解!已知的永远沧海一粟,未知的永远浩如烟海。不以自己的不理解而视对方为愚蛮,为异类,讥讽打击。因此,面对蚂蚱之神,孔子断然说出一年就是三季这句圣人之言。
聊到这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要从一件小事说起,有一次全家出去游玩,儿子和他的奶奶,一路上聊得特别起劲,这差了两辈的人让我好奇,观察他们的聊天,儿子说他的天下大事,历史轶闻,篮球明星,奶奶笑呵呵的不停回应,间或插上一句老三篇,“那要认真读书啊”,“还是要攒劲读书啊”,儿子也是嗯嗯的答应着,于是一老一少相谈甚欢,聊的极是愉快。俩个人的聊天其实并没有融合,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热闹着,但是都没有否定对方。反观我们常常因为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不同而谈不到一块,嫌弃他们夏虫不可语冰,我们忘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智慧,所以不辩!
从另一个层面讲,怎么沟通,怎么说话也是一种情商的表现。
例如,我们常以对错评判事情,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在网点,柜员很对,把客户气走了,甚至投诉。客户经理的意见很对,却将营业主管气炸了。主管的决策很对,行长气得不愿意接受。这样我们才明白“对,没有用”。对没有用,难道可以错吗?这其实就是把“对”和“错”完全对立,对没有用,不对,当然不可以。因为任何事情发生差错,总会带来若干不便,造成某种损失,不对,大家都不高兴,没有人会认同。然而对呢?固执己见,就会造成情绪化的反应。可见仅仅对是不够的,在对之外,考虑到说话的艺术,不伤害对方,不致产生这样那样的后遗症。当中的技巧很多,有待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好好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