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出去走走,周六虽然依旧细雨绵绵,却突发出行瘾,前往浏阳吧。浏阳常去,却从未去过文庙和谭嗣同故居。
浏阳文庙,在繁华的浏阳街边。两旁长廊处均是空厢房,空旷的大堂古木苍天,顺着台阶往上正前方一座大庙,供奉着孔圣人。文庙原为古人祭祀之地,如今存放些许古时演奏的乐器,大都为石头所作。文庙旁边现为浏阳市一中,偶尔传来孩子们的喧嚣声,周末偌大的文庙显得尤其安静。
文庙出来,问门卫:“请问谭嗣同故居远吗?”回答“不远,转个弯就到。”出门先生问一学生:“同学,谭嗣同故居怎么走?”学生十分热情,说跟着我们走,且频频回头看我们是否跟上。果然,浏阳人民热情且有礼貌。
远远望见一栋深褐色建筑坐落在繁华的浏阳街边,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谭嗣同故居”金色大字使得这栋建筑更为庄严、深沉。这里原本是谭嗣同祖父购买的私宅,后其父谭继洵高中进士位居湖北巡抚,因其地位显赫,奉旨命其为大夫第官邸,故又称“大夫弟”。
故居房屋建筑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砖木结构,上下两层,主要是谭嗣同父母及其三兄弟居住。房屋梁架、斗拱、雀替工艺精美,全部雕刻有栩栩如生的花鸟虫兽图案。书房、卧室家具、用具及床上装饰保存完好。堂屋一尊谭嗣同青铜像,光秃秃的头颅下一双剑眉,那双如电的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仿佛能看穿历史更能望见未来,此刻站在铜像下颇有历史的厚重感。铜像面部表情刚毅不屈,充满力量。一幅对联:横刀向天,英雄血洒菜市口;坚脊如铁,赤子神飞浏阳河。完美地诠释了谭嗣同为真理,为变法而做的牺牲。其夫人李闰在谭嗣同牺牲后,唯一的孩子也不幸夭折。她化悲痛为力量,将精力完全投入到社会公益和妇女解放事业,创办学校和育婴堂,教书育人。60岁生日那天,被康有为和梁启超称为“巾帼完人”。
走出故居,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平静、幸福的生活,壮士一去不复还,唯留青史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