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银行在20年以后会消失吗?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读完了《消失的银行》这本书。“未来二十年传统零售银行业如何一步步走向消亡”,这句话一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这样的预言真的会成为现实吗?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IT技术的冲击下,银行的业务形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网上银行服务刚刚出现时,比尔•盖茨就曾预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银行网点将会消失。尽管截止目前,盖茨的这一预言尚未成为现实,但正如美国知名未来学家、移动金融学家BRETT KING所表达的:重要的是银行服务,而不是银行本身;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或许,我们作为银行工作者真的应该觉醒了,银行不再是年轻人的避风港,更不是年长人的养老院,而将成为现代人或是未来人心中的一种理念或观念了。
我们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消失的银行”难道20年以后的居民真的就不再需要办理银行业务了吗?不是不需要,而是即将被取代。想想当年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打电话0.6元/分钟、接电话0.2元/分钟、发短信0.1元/条、彩信1元/条,可现在能多种套餐包月,各种优惠接听免费,甚至微信时代的出现已经慢慢取代了短信时代,不仅高效、快捷、安全还是低成本,而且网络金融也在一步步逼近现实生活,无疑这就是现代化IT时代到来所形成的产物。
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业务的发展,微众银行也在慢慢滋生在各种APP付款平台上。不可否认,网络银行在中国“落地”很可能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不可阻挡,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有客户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客户的消费体验。客户要求打破传统金融的时间限制、打破传统物理网点的地域限制、打破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服务限制,要求银行能为其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加上现在的大数据,能够随时通过客户的消费喜好和消费场所来判定客户的偏好,综合上述的情况网络银行作为金融和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产物,恰好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上述需求。
所以从现在开始,银行不得不从传统模式中跳出来,向网络金融模式靠近,而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好银行的服务,只有从服务上改变现状,将银行成为一种行为,在行为中获得生存。我们作为一线银行工作者,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服务态度。营业期间,柜员在工作中不能埋头办理业务,而应时刻注意客户的需求先外后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微笑献给客户。客户走到大堂经理服务台前,我们应当站立接待,主动招呼,把“您好、欢迎光临、请、谢谢、请带好随身物品、请慢走、再见”等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下雨是附上一句“下雨路滑请慢走”之类的问候或嘱咐,会给客户一种亲切之感,更带有几分人情味。
第二,业务介绍。我们无论作为客户经理还是柜员,要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耐心地介绍本机构开办的金融业务品种,在向客户介绍业务时语言简单清楚,讲解时要突出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当客户对金融业务不了解向工作人员咨询时,尤其是一些刚开办的新业务,我们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做好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们亲切地感受到我们的优质服务和专业讲解。
第三,注重细节。服务上我们要注重细节,要让客户觉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很用心的在为他服务,我们要善于观察、理解客户,对客户的言行要多揣摩,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做好每一个细节,不要总抱怨客户对你的态度,其实客户就是你自身言行的一面镜子,不要总是去挑剔镜子的不好,而是应该更多的反省镜子里的那个人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还需要改进。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换位思考和感恩。
第四,做好维护。在客户维护方面我们更加要做到“三勤”:勤联系、勤查询、勤记录。勤联系:我们每一位员工名下少则三四百名客户,多则八九百名甚至一千名客户,在这么多客户当中如何做好客户维护呢?那么我们首先要勤联系,遇到定期到期和过生日的客户,一定要电话提醒和问候祝福,还有一天当中资金大额进出的客户一定要主动联系客户。勤查询:客户的信息情况,账户存款情况要定期查询一下,看看客户的资金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方便及时与客户进行联系和沟通。勤记录:遇到客户的特殊事件或者需求,一定要记录下来,方便事后及时反馈客户信息,做一个有心人。
以上都是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总结和感触,希望大家都能用心服务,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把我们银行的业务越做越好,让我们银行服务成为一种常态,让我们的客户依赖于我们银行的服务,这样我们银行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永远不会被IT网络金融所替代,因为银行才客户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