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现代建筑少而又少,几乎看不到高楼大厦,但城市建筑群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豪华宫殿外墙上用大面积白色衬托绿色的自然、蓝色的沉静、黄色的威严,一扫灰色的单调和压抑,街心花园里浓密的绿树和五彩斑斓的鲜花,更使这座历史名城增添了些许浪漫和优雅。
路过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俄罗斯的重点大学,主要系科是法律、新闻和国际关系。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毕业这所大学的法律系。
圣彼得堡无愧艺术之都,很多次在不经意间都被身边的灵动美景打动。浓烈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八方友人翩然而至,涅瓦河畔的十二月党人广场上,彼得一世身跨战马英姿勃发的青铜雕像;圣伊撒基耶夫大教堂前的尼古拉一世青铜雕像;100所高等学府、363家图书馆、260座博物馆、89个剧院灿若群星,辉映着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还有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乌兰诺娃、列宾、罗蒙诺夫……这些声名显赫的文化名人,将俄罗斯文化的历史长卷,描画得七彩斑斓。法国文豪伏尔泰曾这样说过:“圣彼得堡集欧洲所有城市的精妙于一身”。
24日,上午去了喀山教堂、伊萨基辅大教堂、三一教堂等几个地方。中午乘游轮游览了涅瓦河,观彩虹,两岸风光净收眼底。
下午逛涅瓦大街,涅瓦大街建于1710年,全长超过4公里,宽25至60米,从涅瓦河畔的海军总部一直延伸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跨越无数运河桥梁,它的历史与圣彼得堡的城市历史一样长久,与圣彼得堡一起经历了无数风云变换、潮起潮落。涅瓦大街真是一个信仰宽容的地方,在这里东正教的喀山大教堂、新教的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的圣凯瑟琳教堂、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共处一地而相安无事,让人不禁为之惊讶不已。
有人说:没有到过圣彼得堡,就不能完全领略俄罗斯的风采;没有到过涅瓦大街,就不能完全感受圣彼得堡的风情。这话千真万确。据年轻靓丽的郑导介绍,走进涅瓦大街,就像进入了历史的画卷,没有哪座建筑少于百年历史,没有哪个楼房里不藏着动人的故事。数不清的文学家、革命家、音乐家汇聚于此,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列宾等大师,都在不同的时期从这里进进出出。涅瓦大街就像文艺的摇篮赋予大师们无限的创作灵感,而以浪漫、唯美、典雅的魅力,频繁的出现在文学艺术名著中,因此涅瓦大街也被誉为“文艺咖啡馆”。涅瓦大街是整个圣彼得堡的精华,那么多的桥梁、广场、宫殿、剧院、教堂、餐馆、商店,和谐地排列伸延,宽广的街道、悠久的建筑、陈旧的楼房,历史感浓厚。换言之,涅瓦大街不仅是圣彼得堡城市精髓的浓缩,也是俄罗斯国家灵魂的展现。遗憾的是,因为行程安排紧凑,根本没有很多时间漫步其间,完美我的收获。只是利用游览完涅瓦河后的一点时间,走马观花的一睹涅瓦大街的风采。这也是我此行的遗憾之一。希望寄托于下一次的俄罗斯重游吧。
圣彼得堡的特色—白昼时节: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白昼”是圣彼得堡的奇观。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几乎让人无法分辨。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有时候还能见到北极光,感觉犹如在梦幻中一般。“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在高纬度地区,有时出现的黄昏还没有过去就呈现黎明的现象。太阳落到地平线下只能达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夜里不会全黑。出现白夜的地区从纬度48°34′起,纬度越高白夜出现的时期越长,天空也越亮。到了北极圈(66°34′)以后,就成为极昼了。”
置身于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当中,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四天,但我深切的感受到她的厚重与灵动。城市里历史建筑主要体现着浓厚的18世纪欧洲巴洛克式的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尤其是巴洛克式风格,空间规模大,追求建筑的庞大与厚重,通常连成一体,具有变幻复杂的、往往是曲线的形状;大量使用华丽、贵重的建筑材料,建筑富丽堂皇;用许多装饰来增加建筑的动感,将建筑与雕塑、绘画融为一体,特别是那些镶嵌在每幢建筑上的细节,成了一种特殊语言,诉说着这座城市浪漫典雅的过去。冬宫、斯莫尔尼宫就是巴洛克式风格的代表作。“300年前的建筑在繁华之处无语地默默观望众生,300年之后仍然让我们叹为观止。”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慨。
9月24日晚上7:20,安娜导游带领我们一行到达圣彼得堡的火车站,我们将由此出发乘火车驶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作者简介:张卫平,男,1957年生,汉族,陕西安康市人,大学文化,高级审计师。先后在陕南农村插过队、当过工人、央行经济师、交通银行基层支行长、银行报纸主编等。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经济、金融、审计学会理事、西安金融学会理事、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先后在国内经济金融报刊杂志及网站发表专业论文及调查报告140多篇。在文学创作中,有多篇随笔、散文、小说、诗歌及企业文化论文在《经济日报》《中国金融文化》《中国银行业》《金融文坛》《交银秦风》《丝路金融文学》《人民作家》《安康日报》《陕西保险报》等报刊及银行界、搜狐、东方财富等网站发表;《我的蹉跎岁月》(回忆录)在网络发表。原在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工作。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