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的是毛主席故居。
离开主席铜像广场,我们走过一段路,记得穿过了一个狭长的防空洞,走向主席故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江南水乡风景:青山、绿水、苍松、翠竹,繁花似锦。这片神奇的土地,堪称“虎踞龙盘在此间”的风水宝地。
韶山的景色正如一代文豪毛主席所述:“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
我们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主席故居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这里山势虽不高,但重峦叠翠,郁郁葱葱中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
远望,依山傍水,坐南向北,苍翠映衬,更添万般神秘。走近,那是18间的典型江南民居,凹字形结构的瓦房前面,有两口池塘,一口叫荷花塘,另一口叫南岸塘,主席从小就是在此学会游泳的,让人想起他后来“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胆识与豪迈。池塘不算大,但池中荷花盛开,岸边细柳低垂,一幅勃发生机的景象。
主席故居前同样是人潮涌动,雄伟气派的故居广场,较以前扩大了很多倍。由于人太多,故居大门就近在咫尺,却要排队迂回好几圈才抵达,需耗时150分钟。有人打趣说:“这刚好体现了毛主席所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世界上最曲折的道路就在毛泽东故居前”,呵呵!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
这里是主席温暖的家,土墙黑瓦,各室连通,居室,客厅,厨房,米仓,无不古朴而凝重。那桌子、板凳、木床、瓦罐、农具、水车、蓑衣、风车等,无不真切而朴实,活现伟人之少年成长的足迹,也深刻感受到革命领袖是怎样领导人民克服艰苦环境,求得翻身解放,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置身于毛泽民、毛泽覃兄弟的居室中,想起毛主席一家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壮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激动之心难以平静。在中国人民心中,毛主席故居是神圣的,是情之所存,魂之所依。
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里,他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望去,尽收眼底。池塘小巧灵秀,却不似大海苍茫、长江浩荡;一抹低山,虽是土屋的依靠,却挡住了多少眺望山外的视线。
伟人故里多少一同成长在山乡的孩子,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但是在伟人眼中,池水虽小却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么能挡住眺望世界的目光?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当年,毛主席17岁就离开韶山,写了一首这样的诗,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无不让人佩服他的雄心壮志。
后求他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
毛主席在韶山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学习。1910年秋,毛主席离开韶山,到外地求学,寻找革命真理,1921年春,毛主席回到韶山,谆谆教育全家亲人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人民,把全家亲人引上革命道路。
1925年2月至8月,毛主席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培养农运骨干;同年6月,在这里成立了中共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风雨如晦那个年代,点燃了革命的圣火。
如今硝烟早已散尽,岁月让一切沉寂,不过挂在墙壁上伟人及其家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家人重新在照片中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
“战地黄花分外香”。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毛泽东等最早的一批党员书写的最重要的第一页,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我觉得此番红色之旅,是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我不是游客而是虔诚的信徒,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不会盲目地顶礼膜拜神化伟人,但是我深深感到伟人给予我的精神力量绝不是一个凡人所能给予的!红色之旅的情景在我脑海千百次回放,让我深深思索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