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永远让人追逐的港湾
家,永远让人依恋的净地
家,永远让人怀念的地方
这里味道,永远能让人回味和满足。
——题记
小时候,家就是有饭吃、能睡觉的地方,在外面玩累了,饿了就想到了家,耳边总能回荡起母亲叫我回家吃饭的声音:"珀珀,回家吃饭了"。童年的记忆,家的味道伴我成长,简单而又美好。
高中,在土菜发源地——新塘,开始我的寄宿生涯,每个月才回家一次,每周日下午,父母便会拎上大包小包看望我,盛的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菜,干辣椒炒腊肉、麸子肉、卜辣椒炒鸡、萝卜皮、煎黄鳝、青椒削骨肉,恨不得每次把我喜欢的都带来。每当我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吃的顾不上抬头的时候,父亲总是说“好吃吧,别人肯定做不出来这个味道”,一副自信又充满成就感的样子。
2004年,我读高二,家乡衡东在新塘举办第一届土菜文化节,在当时,这是一场空前盛世,媒体聚焦,全民参与,衡东土菜从此声名鹊起。说到衡东土菜,属湘菜菜系分支之一,既融入了博大精深的湘菜风格,又极富地方风味和乡间特色。衡东土菜原料取自衡东本土所产的土、畜产品为主辅料,采用民间传统的烹饪方法制作而成,拥有辣、鲜、美、便的地方特点。一代又一代衡东人匠心独运,让质朴清纯的衡东土菜独领风骚,深受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喜欢,成就了中国唯一"土菜名县"的殊荣。
浓厚的乡土气息,就是家的味道,乡村的味道。土菜的美味可口、香色俱佳令我一往情深,更吸引三湘四水的宾客纷至沓来。新塘味美思、冬初、胡子等酒家生意从此客源大增,每天从京珠高速公路因路过或特意赶来吃饭的车辆不下几百辆,土菜店如雨后春笋般。来往车辆随便停到哪家餐馆门口,老板就殷勤招呼落座,端茶倒水。单看菜单上的几十个花样的菜谱,就让已是饥肠辘辘的旅人垂涎:菜油烧鸡公、卜辣椒炒鸡、鳝鱼炒蛋、石湾脆肚、杨桥麸子肉、新塘削骨肉、大浦血鸭、水煮真塘鱼、扎鱼、棋子肉、青椒煨鸭蛋、紫苏田螺、冬瓜焖去骨鸡、茉莉花汤……于是,每到周末有空外出购置生活所需时,我们三五个同学便会一块凑钱去这些餐馆改善伙食,往往食客是络绎不绝,我们见证着新塘土菜的迅猛发展。无论多少年过去,我们同学聚会依旧会选择他们,或许是对学生时代纯真烂漫的怀念和对本土宗正味道的留恋。
2006年,远离家乡开启七年异地求学之旅,不能随便回家,回家的机会就少了,离家的距离越远,想家的味道越浓。人们都说,味道是一种神奇而又实在的东西,就算离家再远,关于家的点滴也能都被藏在味道里,陪伴我在这陌生的城市里。期末回家,父母便会变着法做各式佳肴,满足我的味蕾,一解我思乡之愁。离家返校时,父母亲早早就备好食材,辣鱼、萝卜皮、腊肉、辣酱,这些易携带耐保鲜的家乡菜,被他们塞满行囊,每每我还嘟囔着太多了,背不动,殊不知和同学分享时,满满的全是幸福感和思乡情。家的味道,因父母亲的手艺而让人怀念,也因父母亲的爱而更加的浓郁。我爱这样的味道,也希望能把这份味道传递下去。
父母在,不远游。毕业后回家乡工作,虽工作繁忙,但下班回家能吃上父母亲做的可口的家乡菜,幸福溢于言表。慢慢地,便和父母亲开始学做一些特色家常菜,麸子肉——糯米、红曲米、八角分别碾成粉,拌和均匀,制成麸子,把腌制好的猪肉逐片夹入麸子中粘合,逐片摆放在炕罩上,用谷糠火稍作熏制即成,可蒸食,也可用茶油煎食,色泽红艳,浓香,肥而不腻。两岁儿子最爱吃麸子肉,虽工序较复杂,但母亲和我乐此不疲,常做成小块给他吃,有时甚至被拿来当零食。家的味道,因慈爱的父母、相伴的爱人、童真的小孩更加弥留、芬芳。
适看鸿雁千山回,又闻土菜万里香。今年九月,衡东县第四届土菜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用“圣火”点燃的“薪火相传·土菜飘香”火炬传遍17个乡镇,历时近20天,象征“永远光明”“繁荣发展”“幸福安康”的祝融圣火开启了一段自豪、快乐、神圣之旅,75万衡东人民共同见证了火炬传递活动的盛况,共同分享了土菜文化旅游节的欢乐与荣光。八方游客齐聚衡东,吃正宗衡东土菜,体验一场美食盛宴、文化大餐、旅游盛会。土菜成为衡东走向全球的闪亮名片、活字招牌,让家的味道传递世界每个角落。
历千山万水,尝世间美食,最怀念的还是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说不完,道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