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酥里嫩的炸汤圆、香气扑鼻的蒸土鸡、青翠欲滴的凉拌莴笋,甚至连我视为畏途的卤菜,都被姐姐捯饬得妥妥帖帖无懈可击,再一尝,竟有几分父亲煮的风味。熟悉的味道犹如一道闪电,瞬间激活了我沉睡已久的记忆,父亲的美食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挟着香味汹涌而来。
父亲的菜色香味俱全,而且讲求创新。即使最普通的食材,父亲也要别出心裁做出花样来。比如炒藕,别人家不过醋溜藕片再撒葱丝,可父亲偏要切成寸长的藕筒,再将香葱肉馅填入其中,最后细细焖熟,一开锅香气四溢,让人馋涎欲滴。
又比方白豆腐,别人家是焖或煎,而父亲要先将白豆腐、香葱肉末按一定比例剁碎搅拌,再搓成丸子上锅蒸,熟后入口香软嫩滑,仿佛连舌头也要化掉。
父亲的鸡血饭更是做法精绝。准备阔大海碗一只,放入洗净沥干的糯米,撒上少许盐,淋入鸡血静置,再把凝固后的鸡血米倒扣出来,入锅隔水蒸熟后切成块状,待鸡汤熬成之际放入,再煮四分钟即大功告成。鸡血饭鲜香可口,但是成本高耗时长,我们只有过节才能享受得到,因此每次也就更加期待。
父亲的菜做得好,面点也做得相当精美。无论是包子、花卷、馒头等寻常包点,还是麻花、酥饺、汤圆等传统糕点,父亲都有本事做得香甜可口甜咸皆宜。我喜欢吃父亲做的油饼,用鸡蛋、白糖、面粉和起,擀成薄薄的圆饼子,下油锅炸,变成黄澄澄后捞起,撒上芝麻后香脆满口,让人欲罢不能。第二天蒸透吃,则又酥软Q弹,别有一番风味。
油香透亮的水煮盐干花生、晶莹剔透的椰子糖干、玲珑香糯的猪肉汤圆……这些都是不容错过的、父亲的经典美食,我们大快朵颐之余,离家时父亲还不忘给每人塞上一大包。
父亲的美食还有许多,无法在此一一道尽。我只是纳闷,父亲不是职业厨师,工作内容与美食没有一点关系,那他这一手好厨艺是跟谁学的呢?是奶奶吗?父亲自小离家打拼,在“男主外,女主内”重男轻女的乡下,奶奶不可能也来不及教授厨艺。难道父亲的厨艺竟是无师自通? 还是后来父亲不经意间道出了答案:“——那时候家里经济困难没啥吃的,你妈又不太会做菜,个个廋得像猴子。我想如果厨艺好些,或许你们爱吃饭、身体也就结实了。所以我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自己再琢磨,久而久之就学到了一点皮毛。” 怪不得有一次父亲经过烤鸭店,在店铺旁驻足良久,原来是在悄悄学艺。那年过年父亲就依葫芦画瓢给我们烤鸭,由于鸭子食材地道,味道竟比店家还鲜美得多。
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父亲的美食也渐渐封尘在岁月深处。
“——轮到你炒了。”姐姐将灶台让给我。 “——好香!”儿子挤到身边。我将野葱炒蛋盛起装盘,葱青蛋黄,煞是可爱。
“好吃!没想到你这从不做饭的家伙竟还得了爸的真传。” 姐姐赞道。
曾几何时,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我们十指不沾阳春水不知世事。转瞬光阴流逝,父母日渐衰老,我们也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空,为家人遮风挡雨。
人生苦短,美食不可辜负,爱更不可辜负。爱在美食的制作与传承中一代代传递,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家人的爱和责任是父亲厨艺提高的动力,原来这才是深藏在美食中的密码。
氤氲在袅袅香味中,我猛然悟出了美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