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因为通常移动支付的终端是手机,所以移动支付也被称作手机支付。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功能。
一、高速发展的移动支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09亿笔,金额达70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逾17%和16%。在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三大类中,移动支付增速最为明显。
除了移动支付业务行业交易规模在高速发展外,随着用户支付习惯逐步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移动支付用户的规模在2017年底也突破了6亿人,同比增长27.7%。
二、移动支付三大发展趋势
1. 小额高频交易趋势明显。这个现象的出现,让很多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小额高频产业支付结算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2. 用户结构的年轻化。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7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41岁以上的用户群体占比仅为4.6%。年轻人对于移动支付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
3. 推动了O2O等互联网商业模式发展,产生了新的营销模式。这些基于移动支付的实体商家,推出了在线商品和服务,拓展了销售服务渠道。
三、移动支付发展的新对策
1. 保护客户信息,坚持风险底线。
支付业务作为信息密集型业务,业务的规模化和开放化,客观上提高了信息泄露的概率。数据的产业化促使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产业链条拉长,数据使用的强度提升。另一方面,部分机构重便利、轻安全,片面过分的追求客户体验,忽视信息泄露的风险隐患,对客户信息保护不力,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可趁之机。
此前,Facebook就在用户数据保护方面有过不好的示范。在被爆出泄露用户数据事件后,扎克伯格亲自发信道歉,并前往美国国会解释泄露事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我们更应该以此为戒,珍惜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坚持风险底线,把合规经营和防范客户信息泄露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2. 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从业机构在自身坚持风险底线,保护客户信息的基础上,还应强化社会责任。加强消费者金融风险教育和安全宣传,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客户自身的维度,减少信息泄露和经济损失事件的发生。
同时,我们需要提高移动支付的反欺诈水平。及时更新反欺诈算法,降低金融系统风险。降低金融消费者受到金融诈骗威胁,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发展多元化的移动支付方式
除了当下大热的第三方支付外,NFC支付与穿戴式设备支付也正在逐渐兴起。包括我行推广过的自助取款机NFC(Apple pay)取款。正如NFC技术现今多用于近场零售支付场景,流程简单、银联结算和无网络支付的优点是第三方支付所不及的。推广创新NFC支付技术,对于抢占线下近场零售支付市场意义重大。
4. 免密移动支付成新趋势
相较于传统金融支付方式而言,移动支付最大的好处在于“便捷”。所以行业上的很多从业者更是提出了很多新的支付解决方案,比如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认证方式等等,以满足更多客户的支付需求。从去年起,建设银行手机银行已经开始着手发展指纹支付模式,可支持的机型主要集中在IOS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也会在建行手机APP上被推广普及。
5. 最好的监管方式是自律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主体对于科技的开发和应用更为灵活和紧迫。由此,带来了科技应用在监管和市场之间的不均衡,有关部门对于移动支付业务的监管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科技应用和创新规避监管,进行套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监管者而言,适当借鉴国外监管移动支付行业监管模式,细化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责,出台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至关重要;对各金融机构来说,最好的监管方式就是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