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话、楼上楼下。”这是小时候最常听到的一首歌谣,而那只是人们当时对此遥不可及却又充满美好的一种向往、憧憬和期盼。如今,这些不仅都已变为现实,也是家家必备、人人享有的常见之物。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人们犹如生活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中,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一天一变样、一月一番新。尤其是电话的变迁,其发展迅猛更新之快,可用日就月将来形容。电话,已是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随身必备的通讯工具,从有线的固定电话到无线的移动电话,从令人称羡的“大哥大”到引领时尚的智能时代,从沟通受限到网络全覆盖,无不见证着中国制造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也印证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电子信息通讯迅猛发展的历史变迁。
记得那时,电话是个稀罕物,能够打通个电话聆听到另一端熟悉的声音那是一件令人高兴不已的事情。而要想打电话必须到十里以外的乡政府或为数不多的几个乡直部门去打,而且还需要有认识的熟悉的人才能让打,否则,是万万不行的。一旦遇到线路故障或线路忙时,还不知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打通,哪怕是人急得火上房,也要有强大的耐心去等待,什么样的急脾气也会慢慢放下心来等-等-等,那种心情可想而知。因老父亲在百里之外工作,每当家里有急事需要打电话时,我就要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到乡粮库去找在那里工作的二姨夫,好在每次都能及时找到老爹,将家里的事情迅速请示、报告,没有误事,一颗久悬的心才能安稳地放下来。如果乡镇里没有这样的方便条件的,难度就不可想象了。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家都托人花高价安装一部电话,在当时已是很时尚,而且显得很有面的事儿,让那些想安又安不上的羡慕不已,也是足以让人可以显摆的时髦物件。
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和工作经历,我对电话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刚参加工作时,因在办公室做文书,很多工作、会议通知等需要上传下达,从此便与电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经历了“摇把时代”、“程控时代”到“移动时代”,及网络信息传输时代和智能时代的转换与变迁。当年一些发生的与电话相关的故事在我的记忆中依旧清晰如初,印象之深仿佛如昨。
点多面广是农村金融业的最显著特征,战线长而且分散,营业网点又遍布全县32个乡镇。因为当时下发通知只有两个途径:一是信函通知,二是电话通知。由于交通不便,发送信件在邮局不压送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一周时间送达。因此,每次召开会议的通知首选方式是电话通知。每当接到领导通知要召开全辖营业网点工作会议的时候,也是我们最挠头的事情。在那个“摇把时代”,虽然各营业网点都安装有电话,但整个全县对内对外的电话通讯联络都要集中通过县邮局话务员接线后才能对外联通。每当我们打电话时,需要与县邮局话务员接线后排队,再逐一由话务员接通所要通知的乡镇邮局再转接营业网点的电话,“叫号”程序之繁琐、传递速度之慢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想象。每次全辖会议全部通知完毕,都需要2-3天的基本全天候守候着“摇把子”,时时“问候”话务员,不知什么时候排到“我家”了,让人等得心烦意乱。记得有一次刚刚通知结束,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谁知会议内容有所变动而且要求又很急,没办法,我们办公室文秘人员全体出战,轮番与邮局接线员沟通“摇线”,弄得接线员无可奈何:“你们等等,别人的电话一个也打不进来,现在都成你们的专线了。”经过一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全面通知到位松了一口气。因而,打电话进行上传下达、下请上传成为我们工作的一大部分。
到了九十年代,“程控电话”取代了“摇把时代”,电话通知只要按几个键子个把小时就全部搞定,既顺畅又方便。无须再抱着“摇把子”一个劲儿的喊“喂喂”了,也告别了祈求接线员“麻烦你,我有紧急通知,能否马上给接到某某营业所”的日子,能够腾出来去做其他事务,不必再为此浪费更多的时间。
而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人们生活在“移动”的世界里。每次会议通知时,可采取移动电话、微信、NOET、内部网站等多形式、多样化、多渠道的传播载体快速地随时随地进行通知、沟通、联络。不再因为网络的不畅、交通的不便、转接环节的“梗阻”而耽误各类会议通知。而智能通信又把人们从“线下”的幕后拉上了“线上”的台前,可以通过手机视频面对面对话,不仅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也增进了亲近感、真实感,并能够随意地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地让人沟通无限。金融行业也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真真实实进入了“e时代”。网络使传统业务更为便捷,智能机具替代了一些繁杂的手工操作和体力劳动,既节省了时间,也代表着银行业已走向跨世纪划时代,迈向了国际现代化银行的行列。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现在再普通不过的一部小小的电话,可以反映出一个行业的由小到大、一项事业的由弱到强,不仅见证了银行业和通讯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风雨兼程和辉煌历史,也见证了实现中华民族梦并不断走向强大的刚毅而坚定的步伐,更为此由衷地感到自豪与骄傲--《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