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是在《随机致富的傻瓜》这本书中,接触到“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不过,下面这个故事最能阐释这个概念的含义。 1941年,正是二次大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教授沃德接受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一项委托。他负责分析德国地面炮火击中联军轰炸机的资料,并从统计的角度,建议机体装甲应该如何加强,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机会。依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机体装甲只能局部加强,否则机体过重,会导致起飞困难及操控迟钝。沃德研究联军轰炸机的弹着点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部位,而飞行员的座舱与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部位。沃德详尽的资料分析,令英国皇家空军十分满意,但是如何应用这项成果,却发生了一场激辩。负责该项目的作战指挥官主张加强机翼的装甲,理由显而易见,机翼是机体中弹最多的部位,他自身就碰到过多次机翼被敌方炮火击中的危急情况。沃德却建议加强飞行员座舱与机尾发动机部位的装甲,因为那儿最少发现弹孔。 在全场错愕怀疑的眼光中,沃德解释说:“我所分析的样本中,只包含顺利返回基地的轰炸机。从统计的观点来看,我认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而飞机很少发现弹着点的部位,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根本就无法返航。” 皇家空军接受了沃德的建议,立刻加强驾驶舱与机尾发动机的防御装甲。不久之后,联军轰炸机被击落的比例,果然显著降低。为了确认这个决策的正确性,一段时间后,英国军方动用了敌后工作人员,搜集了部份坠毁在德国境内的联军飞机残骸,他们中弹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预料,主要集中在驾驶舱与发动机的位置。 乍看之下,作战指挥官加强机翼装甲的决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弹着点的分布,是一种严重偏误的资料。因为最关键的资料,其实是在被击落的飞机身上,但这些飞机却无法被观察到,因此,布满了弹痕的机翼,反而是飞机最强韧的部位。空军作战指挥官差点因为太重视“看得见”的弹痕,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看不见的弹痕才是最致命的。 这个故事有两个特别值得警惕的地方。第一,搜集更多资料,并不会改善决策品质,因为资料的来源本身就可能有严重的偏误,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被看得见的弹痕吸引。第二,召集更多作战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提供专业意见,也不能改善决策品质,因为这些“幸存者”,正是产生偏误资料过程中的一环。 生活中,幸存者偏差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询问长寿人士的生活秘诀,答案也许各种各样,但未必真的是长寿的原因。因为那些早逝者可能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却未能长寿。分析死亡的原因来避免早逝,可能更加有效。我们探讨那些富豪排行榜上的大富翁的发家历史,不难总结出一二三四等若干条经验之谈,实际上,这些经验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但是他们却没有发家致富。 这是“幸存者偏差”在公众认知心理层面的表现。人们在归纳推理过程中,倾向于高估“显著的事实”给出的证据;忽视“非显著的事实”给出的证据;彻底无视“沉默的事实”可能给出的证据。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事实是沉默在一锅浓汤的表面之下的,我们所看到的“事实”只不过是用汤勺舀起来的极小部分而已。什么人去舀、以什么目的去舀、用什么勺子去舀,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这提醒我们,眼见未必为实,细致、全面的观察加上逻辑、理性的思考,才能帮助我们接近世界的真相。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服务内容 | 联系我们 | 加盟合作 | 免责条款 | 招贤纳士
Copyright © 2002-2011, tbank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联银信(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贝邦律师事务所 姜波
MailTo:tbankw@163.com
版权所有:银行界 京ICP备100001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00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