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老师《认知方法论》与吴军老师《谷歌方法论》课程都是能提高人的见识、认知度的,但两人的风格完全不同。吴军老师从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等多角度提升见识度,立意高、跨界广;伯凡老师则是落脚到一个个具体的概念,从他的多年学识、专业性将每一个概念剖析得非常深刻,语言又接地气,经过他的阐述会让你对你曾经以为的、早已植入大脑的想法完全颠覆,原来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又或是让你恍然大悟,原来你已有的概念是这么一回事,追本溯源。
他最近在讲“舒适区”这个概念。我早就看到有人说过:“一个人长期待在舒适区,会越来越没有长进;一定要跳出舒适区,努力走向成长区。从舒适走向痛苦,人才会不断进步。”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段鸡汤,内心也早已接受。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认为有道理?认真学了伯凡老师的讲解,确实脑洞大开。
子宫、天堂和伊甸园的正面是“无比的舒适”,另一面是因为没有匮乏,没有挑战,我们就不需要有任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婴儿呆在母亲的子宫里,在那个黑暗、温暖、没有匮乏的世界里,我们不仅不需要思想,甚至感觉、视觉、味觉、嗅觉等等,我们也都不需要了,是超级安全的地方。这里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等式:原始舒适区=零认知或者是极其低的、接近于零的认知。在舒适区待着的代价,就是零认知,实际上是进入了停止进步的状态。
如果要脱离舒适区,获得“认知”,必定是一个要经历痛苦的过程,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独立思考、努力成长、终身学习就是脱离舒适区,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都是反惰性、反人性的。
当你生活中、工作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尤其当你做了很多的探索和选择,却发现没有结果,劳而无功,甚至被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自然会产生“我想退出!”的想法。
还有生活中的“妈宝男”,尤其是那种体型魁伟,但是心理像一个婴儿,遇到一点事情就哭、或是缩回到妈妈那儿去的人。这种人用一个心理学上的流行词形容就是“巨婴”,巨大的婴儿。
这些状态我们没必要进行过多的谴责,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理、都会出现过逃避的状态,只是或多或少而已。他们只不过体现了人的一种非常自然的、根深蒂固的欲望——拒绝认知、拒绝成长,拒绝因此而带来的挫折、失败和痛苦,而选择把自己作为一个附庸托付给一个强大的母体,从而获得那种想象的舒适感,或者说,是想象性的回归母体,回归子宫,回归自己的伊甸园。
真实世界充满了种种挑战,要想生存下去、成长起来,我们要直面各种各样的凶险,披荆斩棘,勇往无前!不过久地沉浸在“舒适区”里,勇敢地跳出“舒适区”,够向“成长区”,奔向独立成长、终身学习之路,个体愈来愈强。所谓没有痛的代价,哪有收获?!
“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