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建行工作已经23年了,期间接触到了成千上万的客户,也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但在交往过的客户中,也不乏一些别有用心或居心叵测者。以下这个案例是我五年前的亲身经历,对我个人而言警醒作用很大,希望对同事们也有所触动。
当时我刚刚到常德市分行电子银行与信用卡营销团队担任负责人,与同事一起为改变分行专项分期业务的落后面貌而倾力营销,也结识了许多新的商户,包括汽车经销商、装修公司老板等。
有一天,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带着助理,经人介绍来到我的办公室,出于职业与礼貌,我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了解到他们这家公司是帮客户进行投资管理的,但公司实力究竟如何、他们此行有什么目的,带着这些疑问我继续和他们进行沟通。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的寒暄,他们问到了建行信用卡的申办,我随即将我行信用卡申办流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着,他们多次问到了如果他们公司有客户申办信用卡,可否批量办理,或是将联系地址统一填写为他们公司或建行。对此,我明确告知他们,他们的客户如有办理建行信用卡的需求,我们可以上门受理,且必须坚持“亲见客户本人、亲见客户证件资料、亲见客户签名”,填写的信息自然必须是客户的真实信息,也只有客户本人使用申办时填写的手机号码才能激活信用卡,同时还有本人信息、通讯地址、其他联系人等许多信息需要核对。
听到这里,这两位似乎有点坐不住了,两人凑在一起小声的嘀咕“那这样就不好控制”之类的话语。到这时,我大概明白了他们两人此行的目的,十有八九是想冒名批量办理信用卡骗取银行贷款额度,于是言语之间也就不再客气,严肃的态度也让他们过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了。
通过这个事件,我强烈感受到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在社会交往中谨慎交友的重要性,也切身感受到外部环境的险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落入他人圈套。
直到现在,我的名片册当中依然保存着他们的名片,因为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务必要擦亮双眼,辨别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