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吴军老师的知识专栏的时候,他提出在美国有一个现象:就是各类互联网公司普遍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欺熟”,即对老客户采取比新客户定价高的策略来获取更大收益。起初我觉得这或许只是西方独有罢了,还戏谑它为“万恶资本主义式的商业欺诈”,可今年过年我却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被“欺负”的感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今年过年堂弟读大学回家过寒假,因正值春节期间,有不少新电影上映,于是便计划带着堂弟去电影院看电影。考虑到网上订票便宜一些,再加上自己是某平台的高等级会员,便以29.8元的单价购买了电影票,可堂弟说在该平台上他购买电影票只需要21.8元的单价。我起初还不相信,可看到他的手机,电影票确实只需要21.8元,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手机,票价还是29.8元。于是我便不能释怀了:因为作为一个长期在该网络平台消费的老客户受到了赤裸裸的价格歧视。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媒体曝光了各类平台大量的“欺熟”案例。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这不但提高了各个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大大优化了消费者的操作体验。可有一个问题我们也需要重视:那就是我们的一些隐私也无形地被这些公司分享了,例如通讯录、相册、网络浏览信息等等。一部分公司根据各种数据分析模型对消费者分类,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欺熟”策略便是其中一种。他们清楚这类客户的消费习惯,通过收集的数据,他们知道这类客户没有比价习惯,也是他们平台的忠实客户,于是他们便对这部分客户采取高价格策略,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现象在互联网金融公司中也普遍存在,他们通过从客户手机端获取的数据,来了解客户是否在其他竞争公司办理业务,是否有比较习惯,进而决定是否采取“欺熟”的价格策略。
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不同客户类型的价格策略定位本无可厚非,但“欺熟”的价格策略无疑是杀鸡取卵!一旦这类忠实的老客户发现自己受到价格歧视,其后果可能是该公司永远失去了一个优质客户。而且现代社会网络媒体十分发达,一旦此类负面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发酵,很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不但公司的商誉和声誉受到负面影响,而且很可能会丧失很大一部分忠实的优质客户,这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建设银行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警惕这类不良规则渗入到我们的业务服务中,在现代金融发展的浪潮中树立自己的优质服务形象。我们的服务质量在业界是有口皆碑的,这是通过每一个建行人不断努力和辛勤劳动而取得的,这样的现状来之不易,也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因此,让我们对我们的老客户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