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时,我们在带上现金、卡、手机、换洗衣物等必备用品外,不妨再带上一两本书。因为当人们缺乏关于游览对象的有关知识时,这“欣赏”、这“陶冶”就大大打了折扣。
听人说起过这样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这人随着一群游客在杭州游苏堤,一个打扮时髦的青年人问他的同伴:“这苏堤,是苏联援建的吧?”搞得同伴很尴尬,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还幸亏同伴反应机敏,赶忙说了一句:“你真幽默。”算是为其解了围。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苏堤的来历,料想他也就难以知晓整个杭州西湖的历史了。柳永的颂词,苏东坡的赞诗,连同历朝历代的文人雅会、优美传说,尤其是岳飞与秦桧的那场事关民族命运的事件,所有这些本来足以激发人的热情、联想,使人的精神得到最充分的活跃机会的酵母,可在他却一无所获。西湖在他的眼里,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大水塘而已。
“要了解风景的妙处,可以在出发前就准备嘛。”大概有人会这么说。
也对。就读书为旅游助兴而言,确实也可“事前准备”,免却临阵磨枪。但是,须知旅游又可以反过来为读书助兴。英国作家毛姆说过:“我读书必须拥有特殊的心情,同时需要一个心爱的环境。我喜欢在夏日傍晚的时分,在花园中读书;坐在可以眺望大海的峭壁上,躺在满生苔藓的林中坡地上,从袋中掏出一卷诗集来读。”不是所有的书,但确有一部分抒情类文学作品,在你处于跟它反映的景致或气氛相近的环境时阅读,它的韵味与芳香将变得特别浓厚而悠远。站在高山之巅诵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面对无边大湖吟咏“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不是比在逼仄的斗室里阅读它们更容易唤起美感的共鸣吗?眼前美景手上书,适宜的环境便于沟通书中描写的内容与你情感的联系,这时你会感到书变活了,变成立体的了,真是喜不自胜!放下书本抬眼望,你会“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真是美不胜收!
有些人喜欢带闲书,来打发旅途的寂寞时光;有人喜欢带旅游指南手册,因为这些书可以给旅行提供更多的方便。林达写过一本《带一本书去巴黎》,她带的不是旅游书,而是一本《九三年》,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关照巴黎;一位70岁的老头翁一,看了《马可·波罗游记》后循着他的足迹,走访了146个县,写了一本《行走——从帕米尔开始》;青年诗人沈苇,将一本《新疆盛宴》变成了一部诗意饱满的书,朴素而浪漫的旅行变成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版画家杨先让和杨阳父女用一本《黄河十四走》,把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养育的多地区、多品种、多题材、多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揽入一册……这一本本亲身经历、图文并茂的旅行书越来越勾起人们对旅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