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假期经常会去开慧乡,这里因杨开慧烈士而闻名,也是我父母的老家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它的古典和现代,教育基地和自然风光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人。
从青山铺到福临铺再到开慧,除了京珠高速,还有国道、省道。十年前原本弯弯曲曲的山路已修整一新,成片的梯田里是青青的禾苗、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蔬菜,亦或是淡紫色的花肥。春夏山间树丛和石块后伸出红艳艳的映山红,秋冬红黄叶将青山点缀的更加多彩,古老的水库水清碧绿,远处近处是农家小院和悠闲的鸡鸭、山羊,山风习习、满眼皆是风景。所以每次回去宁愿多花些时间走国道,享受着车在景中游的惬意和自由停靠、顿足。
这里原先和所有的农村一样,家里一般留下孩子和老人,年轻人出外闯世界。早几年,政府拨款全力打造开慧乡为旅游金牌小镇,路边清一色的木制栏杆和青瓦黄墙建筑,街道两边挂满红灯笼。旅游事业开始红火,断断续续年轻人开始回归,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杨氏故居“板仓”为毛泽东所书写,门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折射出杨氏家族的一遗风和家世。这里真实地记录了板仓杨氏家族“一门三烈”的成长环境。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后,三次到板仓调查,召开农民座谈会,并在此小住。全黄泥土质四合院,共有大小房间30多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和保姆回到板仓,直到1930年被捕。
沿着故居往陵园内走,在杨展烈士墓前,开始敬佩这名年轻的女子,她是杨开慧哥哥杨开智唯一的女儿。在周南女校读书时就参加了地下党,在河北平山反扫荡斗争中为掩护其他同志,不幸坠崖牺牲。牺牲时年仅21岁,毛主席之后在给她父亲的信上写到“展儿于八年前在华北抗日战争中为国光荣牺牲,她是百万牺牲者之一。”山顶杨开慧烈士墓墓碑上主席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和杨开慧烈士全身汉白玉像遥相呼应。正午的阳光透过厚厚的松枝映照在杨开慧的石像和墓碑上,行人不免放慢脚步慢慢回忆当年主席和开慧的恩爱和那段艰苦的岁月。陵园正大门,耸立着雕有29朵含苞欲放的花的汉白玉花圈,象征着杨开慧29个不朽的青春年华。(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英勇就义时,年仅29岁。)读着墓碑上主席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我失骄阳君失柳树”,看着开慧烈士全身汉白玉《骄阳》像,想着几十年后,她终于能和自己深爱的母亲共葬一穴,她最爱的两个儿子终于能常伴于她左右,也算是亲人团聚了。而记忆中那条通往开慧墓的长石阶两边原是板栗树的,秋季会落下一地的板栗。如今换上苍松翠竹、腊梅绽放,使得陵园更加肃穆而安静。此刻梅花开的正艳,两只蜜蜂在飞舞,我盯着它,小东西竟然毫不理会旁人,忙着它的工作--采蜜。
在杨公庙。展出的三湘女杰中,有女中英雄秋瑾,在她之前,没有女子为革命而流血牺牲。而秋瑾独当一面组织武装一个省的起义为革命从容就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一代女魂唐群英—为实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女学教育事业耗尽毕生心血和全部财产。全国妇联第一人主席蔡畅,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国际进步服务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还有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第一位女中共中央委员向警予等等。这里成列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激励来者,焕发热情。看着这些图片和介绍,从内心致敬这些先烈们的努力和付出,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唯有感恩与努力加油干。
走在蜿蜒的小镇中,宛若行在江南的古城,有山有水有风光,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如今开慧乡已悄然成为湖南的十大古镇,且因为毛泽东当年和开慧是初恋,这里被誉为初恋小镇,很是温馨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