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看到一则新闻,一客户用假资料骗取银行授信1亿余元,银行最终形成不良贷款几千万元。
该案中,除了贷款经办人是真的,提交给银行的公章、证件、文件等资料全是假的!究其原因,系贷前调查不真实、不仔细、不作为等导致。客户先在工商局违规进行工商登记变更,后又以原公章遗失为由,私刻公章、财务章、合同章、法定代表人章开立账户,非法挂失补办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之后,行骗银行,并一步步得逞。
惊叹之余,笔者认为,不良贷款形成的真正原因,多半是由于贷前调查不充分,不全面,贷前风险未充分识别或揭露造成的。虽然很多都不是客户经理主观故意,但规范贷前调查,还是可以规避风险。所以,贷前调查,不仅要求客户经理要有强烈地责任感,还要有正确的调查方法。方法不正确,调查不深入,没有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反复验证,无法确定信息真实性。没有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偿还能力进行全面分析,难免出现遗漏,可能出现风险隐患。贷前调查时,还必须掌握专门贷前调查技术,全面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去伪存真,确保贷前调查信息的真实,为贷款发放提供决策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需对借款人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又能用哪些办法去验证其真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客户的基本信息调查,评估客户偿还贷款的意愿。具体包括客户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性格状况、是否为本地人、他人对客户的评价、有无不良信用记录及犯罪记录等方面。除进行内部调查外,更多的要从外部进行调查,包括:从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了解企业的正面和负面情况、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了解情况、从企业的开户银行了解情况、从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了解情况、从工商部门了解年检情况、从税务部门了解纳税情况、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了解客户是否有贷款逾期情况、从人民法院了解其是否有经济纠纷情况等。
二是做好客户生产经营信息调查,评估客户偿还贷款的可行性。主要调查客户的经营经验,客户经营动机,未来的经营计划、经营优势,经营记录(包括水电、原始凭证、单据、员工工资等)及借款用途等内容。必须进行实地调查,一看厂区和办公区的环境。要看厂容厂貌是否整洁,办公楼的走廊过道是否干净;到了公司,要看办公室是否井然有序,洗手间是否干净卫生;到了建筑工地,要看施工场所是否井然有序,物料是否摆放整齐。这些虽是表面现象,但却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二看员工的精神面貌。三看生产运行是否正常。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顺序查看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检验车间、产品仓库等。四看企业高层与员工的交谈,了解员工薪资变化、福利条件、加班及休假情况等情况。五看销售发货的记录。了解产品是否有积压的现象等情况。
三是做好客户财务信息分析,评估客户偿还贷款的能力。主要分析客户的损益表、资产负责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的分析重点是营业额(综合收入)和经营业务的季节性调查、原材料采购与生产成本的调查。在客户的平均库存量不大的情况下,原材料的采购额与生产成本相近。要了解客户采购的方式、频率与额度,据此推算来检验营业额(产量)、生产成本、运输费用等多项信息的正确性。另外,还需了解用于经营方面的税金、工资收入(支出)、交通费用、租金、水电费、关系维护费等日常支出。资产负债表重点分析:1、客户的现金和银行存款。2、客户应收账款、预付款项的情况及形成原因,上下游企业情况。3、存货的调查,现场清点。4、固定资产调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闲置的、被市场淘汰的、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固定资产。现金流量表分析应通过对各项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进行结构性分析,计算债务保障率、现金比率、长期负债偿还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现金比率、销售净现率等指标,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盈利能力。要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
事实上,信贷客户的营销就象找媳妇,应该推行“试婚”,贷前调查就“裸见”。光凭仪器扫描来检查是不够的。适不适合,能否长久,需看坦诚相见,深入了解,而不能“一见钟情”,草草了事。客户不论大小,只要具备相应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就不失为优质客户。在做材料时,充分识别风险、揭露风险,准确提出风险缓释措施,将客户真实情况“裸见”到审批人面前,即为成功的贷前调查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