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客户来到农行辽宁丹东东港孤山支行兑换残币,然而,当他把残币从一个鼓鼓的大信封中倒出时,却让接待他的柜员始料未及——他口中的“残币”竟是一堆形状不同、切口平整、最大不过两三平方厘米、最小不到一平方厘米的“钱屑”。
经询问,原来该客户母亲年龄较大,在用铡草机铡牛饲料时,由于眼神不好,不慎将该客户随手暂放在草捆上的装着4500元钱的袋子带入了铡草机。客户称,为了从一堆铡好的稻草中找回“钱片”,他整整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但不知道银行能不能给换。
看着客户着急的样子,接待他的柜员陷入了两难。他知道,要将这些“钱屑”拼凑至可以兑换的标准,不仅需要足够的耐心、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孤山支行每位柜员每天的业务量都很大,根本不可能拿出较长时间专门服务于这一位客户。虽然对于受损过于严重、不满足兑换条件的人民币,银行按规定可以不予兑换,但他深知,攒够4500元钱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是多么不易,自已又怎么忍心将其拒之门外呢?
正在柜员为难之际,会计主管王世庆同志走了过来,他告诉客户,如果客户放心,他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尽最大努力为其慢慢拼接。就这样,在客户的万分感激中,王世庆接过了客户手中的“钱屑”。
相对于常见的残币,这些“钱屑”的复原工作难度相当大。一是碎片太多,且无法确定所有碎片是否都被客户找回;二是碎片切口平整,无法像常见的残币那样可以根据破损处的齿痕辨认拼接。 但想到这些“钱屑”对于一个普通农民的沉重份量,王世庆找出一个小镍子,默默地开始了拼接工作。他小心翼翼地夹起每一个碎片,以极大的耐心一张张试、一块块拼,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基本上拼齐了45张百元卷。随后,在上级行金库人员的严格审查下,他又按照兑换标准,经过几次三番重新修正,最终使客户的4500元钱全部得到兑换。
“能让这4500元失而复得,我多干点活又算什么呢”。王世庆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