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银行员工有着自己的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会感觉服务疲劳、服务松懈、服务怀疑。所以,我们的集体经常会有关于优质服务的专题学习,评比活动,监控回看,晨会点评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体验场景,更加触动心扉。
场景一:医院
去年春节前半个月,我因小手术需要住院一周。手术前的各种检查多的去了,每次都要躺到那高高的硬“床”上,害怕极了。周护士是我的护理护士,非常年轻。她那温柔的声音、娴熟的手势,让我安心许多。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完成检查,周护士都会拉我坐起来,然后提醒到:“请注意脚下”。因为检查“床”有点高,怕我下床穿鞋时摔着,听到她的提示,会小心一些。每一个病人,每一次检查,周护士都会重复着同样的提示。因为亲切、温暖,所以病房的人都很喜欢她,对整个病区的印象也非常好。
我想周护士的温馨提示,和我们“您还有其他业务需要办理吗?”“请带好您的随身物品”这样的服务用语,性质是一样的吧。说者不过是说着标准的服务用语,听者却感受到了一流的服务,贵宾的待遇啊!
场景二:培训学校
新学期开始了,我给儿子报了个英语补习班,因为第一天上课,学校通知课前十五分钟开家长会。早上7:55分,我随儿子来到学校,长长的前台空无一人,走向教室,从走廊经过教员办公室,一位穿着工作制服的美女,抱着一个文件夹从里面走出来,面无表情,没有微笑、没有点头,似乎我们的经过都与她无关。其他家长和孩子跟我们一样,陆陆续续的跨进校区大门,经过前台,经过教员办公室,来到教室,感觉一切都是冷清清的。离开时候,我瞥了一眼前台,之前遇到的制服美女坐在里面,低着头,自顾忙着,也没有家长上去问点什么。还是原来的学校啊,只不过换了个离家近的校区,有这么大区别吗?之前那个校区的前台老师,一脸的和蔼,总是有家长围着,她也是把这些家长当亲人、朋友一样的问候着、接待着…
所以,我觉得,虽然是同一类招牌或者是同一块招牌下,里面服务的差别,在客户心中是会有比较的,然后就会根据他们的比较有所选择。
场景三:理发店
十年前,家位河西,因为家有幼儿,他一进理发店,就哭闹个不停,要两三个大人才捉得住。可是自从来到这家理发店,居然就安静了。理发店里没有玩具的吸收,也没有零食的诱惑,只有年轻理发师跟儿子交流安慰的语言。就这样,这家理发店成了我们一家人的选择。六年前,我们搬家到河东,距离虽远了些,但还是在这家理发店续了卡。因为这理的老板和理发师一直没换,服务和技术都相当不错。每次做的发型和消费价格沟通都很愉快,如果做头发到饭点,理发师会主动给我买些食物来。真的很感动,像朋友一样。直到两个月前再去,理发店被一家连锁店收购,以前办的卡还是可以用的,好像对我做头发也没什么影响。怎么说呢?在我卡里还有足够余额的情况下,新的理发师不断的劝说我换卡充值,建议我用品牌最好的药水。好吧,就用最好的药水,但整个做头发的过程中,都没有给我过目一下那高消费的药水。让客户明明白白的消费,这个都做不到吗?本来还有感情来着,所以算了吧,把妹妹叫过去,一次性消费完卡里的余额,销卡了。
这种带有欺骗性质的场所,我是再也不会进去了,因为不知道下次会玩出什么花招来。通过这件事,我深深的体会到“用心服务,规范经营”才是王道啊!
在这个大社会里,我们银行工作人员是服务者,也是被服务者。生活中的无数场景就是我们体验的大课堂,留心观察,认真体会,提高意识,鞭策行动,我们的服务就会不断深化、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