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八个年头,再看一下我一路过来的行囊,有收获,有遗憾,也有经历岁月磨炼后的积淀。
记得1988年刚从银行学校毕业分配时,我班上的几位同学留在了省城,而我被分配到苏北黄海之滨的小镇。那时我20岁刚出头,我的行囊里揣的是对未来人生的想法。有同学问:为什么不想留在省城呢?我开玩笑地说,男儿志在远方,我要从最基层的网点做起。在小镇工作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不仅因为那里时常飘过的略带咸味和腥味的海风,更多的是时常想起那一帮充满活力的一起噼哩啪啦打着算盘、哼着小调的同事们。
当时间已至1992年的时候,我早已到县城上班,那时所谓的文凭风已起,虽然我是中专学历,也已感受别人的尊重,但我深觉知识的匮乏。那一年,工行首家海外分行新加坡分行开设,需要在全国选拔懂英语、知金融的人才,对我有着非常大的触动,想报名但条件不符合,那时我的行囊里揣的是学习的愿望。班上有许多同事选择简单易学的党校成人教育,而我选择了难度较大的自学考试,同时自订了金融英语教材和英文报纸。诚然,学习了一阵子,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在此后几年里,我个人的工作岗位也经历了数次变化,我更加努力地工作,这时我的行囊里揣的是通过努力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所发展。大约1995年,我在支行计划信贷股工作,那时,因为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不少信贷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为此,我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核销材料,有一次我在送审一家最大麻纺企业破产材料时,在陈述破产原因时写道“该企业的贷款形成过程渗透着浓浓的政府行为”,审查这份材料的省财政专员办的同志评价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彩的核销材料,讲得贴切,说得到位”,当然,这家不良贷款最大的破产企业核销材料也顺利通过了审查。那个时候,四大银行在我们县城都有分支机构,存款竞争硝烟已起,我所在的支行已倡导全员营销,我对家人帮我吸收存款深有感触,声情并茂地写了散文《我的母亲》,被当年的《江苏储蓄》授予最佳散文奖。也许因为我能写些东西,我自然而然地到办公室工作。就在我对职业生涯有所期待的时候,我所在的支行因为经营亏损,面临撤点减员降格改革,就这样,我和一大批同事离开工作10多年的支行,重新分布在市分行系统内不同单位、不同的岗位上。
同大多数被改革的同事一样,这时我的行囊里揣是茫然和失落。虽然是一个市分行系统,但毕竟到了新的单位,以前所有积累基本化作为零,所有的一切重新起步。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也许对工作的经历有感而发,我写了杂文《人生三十五》在《城市金融报上》刊登,总结了入行以来的酸甜苦辣。在2002年市分行机构改革中,我有机会到办公室工作,秉持勤奋与付出、尊重与感恩,我的行囊里揣的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在办公室岗位一干就是14年,在这过程中,我见证了工商银行波澜壮阔的改革和脱胎换骨的变化,我的行囊里也愈发充实与沉甸,有观念,有思考,如今作为一名部门负责人,行囊里也多了责任与担当。
回首过去,现在看来,我不同阶段的行囊,承载着我对工商银行事业的理解与追求,对人生的“知”和“行”,也在行囊变化中得到升华。伴随工商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铿锵步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我的行囊里更多的是传承与帮带、以及对于工商银行早日建成“三最”银行“工行梦”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