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吃中饭的时候,我接到核准的电话,叫我快点吃完饭回到行里。我以为是中午大厅里来了许多过来办业务的客户,核准叫我赶快回去缓解柜台压力。
回到了网点,我才知道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一位六十多岁的客户跑到行里,说自己定期存折里的两万块钱被提前取走了,自己完全不知道这回事。客户情绪异常激动,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还一边用手捂着胸口,说自己有心脏病,生怕两万块钱找不回来。
核准在翻当天这笔业务的监控,告诉我这笔提前支取业务是我经办的,要我回忆一下当天办这笔业务的情形。这笔业务是三个月前办理的,并且是一笔普通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业务,要我回忆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我头脑里一片空白。
当我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虽然我记不清这笔业务当时的情形,但至少一点我可以确认,自入行临柜办业务以来,我自认为自己在把控真实性这一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需要客户提供本人身份证,代办则需要代办人再提供代理人身份证。我们要认真核对身份证与存折本上的名字是否一致,留意证件上的照片与客户是否相符,在传票上确认签字的时候,代理人需要签代理人自己的名字,而不能代签别人的名字。
我们行里面中老年客户比较多,每天有相当一部分业务都是给他们存取款,好多需要核对证件信息。长期以来我都坚持做好核查工作,尽职尽责把核查工作做到位,从未疏忽过。于是,我可以确认,客户要想把这一笔定期存款取走,唯一的可能性是:一位与这位客户同性别,年龄相当,外貌相似,既拿到了客户的存折、身份证,同时又知道存折密码的人把钱取走了。而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最后,核准翻到监控,发现是客户本人当天过来办理的。客户在核准的帮助下,发现自己记错了,不好意思地走了。而留给我的是一阵后怕,如果我平时马马虎虎,监控也没能查找到,那么就有可能由于我一时的疏忽和大意,给自己和网点带来很大的声誉风险。
网络舆情有非理性化的特点,举个例子来说,当一则豪车与普通三轮车相撞的新闻爆出来之后,网友会倾向于认为是豪车的问题,偏向于去谴责有钱的一方,认为责任在于他们,而不加以理性思考。同样,当客户与银行就某一笔业务发生争执时,人们会认为银行是强势的一方,而选择去保护客户,认为问题在于银行,而不加以理性思考。在舆论上,银行处于更加弱势的一方。
在柜员日常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把控真实性,尽职尽责,这既是保护我们经办员自己,也是在做好保护银行声誉的工作。尽管这样做有的时候有些客户认为不可理喻,甚至会被一些情绪激动或者素质低的客户责骂,但是如果我们在一笔业务开始就失守了保护自己的最基本的防线,以后一旦发生任何问题,我们将会变得十分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