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文案想写一篇宣传公司企业文化的文章,以此树立公司良好的外部形象,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可该文案虽文学院毕业、“身经百写”,面对白纸、电脑也模棱两可,抓不到重点,摸不到头绪。原来,该文案尽管被称为高材生,入职公司一年多,因每天都“面朝桌板背朝墙”,已感觉将拓展活动抛诸脑后,致成如此窘境。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然基上窘境,忽有一种“腹有诗书未必能信手拈来、身体力行才能有创作灵感”的体悟。因亲身经历、耳濡目染,小说家方能写出流芳百世之作,其善恶美丑、鲜活生动,也才能让人拍案叫绝。而不从实践起步、空发灵感,一味靠想象编撰、强意造词,不仅废精废神,更经不起时间的验证和读者的考量,只得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和时代的潮流中。
源于真实的创作,既是作品生命的所在,也是时代强音的呼唤。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媒体对“两会”的全新解读让国人“如沐春风”。这不仅得益于媒体宣传形式和内容上的尝鲜,更来自于“两会”现场最真实的感悟。大量源自真实的创作,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一派生机盎然。这些“鲜嫩多汁”的作品,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新时代国人在良好政策环境下的风貌;如一声呐喊,发出了全国人民感恩“两会”福泽的时代强音!
都说文人有着特殊的“精气神”,以“神”为最贵。若“精”是笔尖细致的雕琢、字里行间中流露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气”是笔下初露的锋芒、潜移默化中彰显着挥斥方遒的磅礴,那么“神”就是笔杆灵动的转身、呼唤着身临其境的真实!
想到这,该文案忽然有了一种文思泉涌的冲动,无形中发现清晰的灵感如火花四射,便急不可耐的俯下身、敲起键盘,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颇有键盘跟不上手、手跟不上思维、思维跟不上心的另一种“窘境”。
就这样,原本计划两天完成的文章一晚上就完成了,且是一气呵成,读来顺心如意、朗朗上口。文章即成,身心释然,信手拈来凉在身旁的茶水,百般品味,发现在久久不断的观察思维中,已能将腹中诗书信手拈来,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