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详实的事实、有趣的细节、精致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一行到访中国发生的事情,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中西文明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冲突。刚开始看,当年那场马戛尔尼使团的中国之行就吸引了我,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历史争论,下跪磕头与否深深牵动了我的神经。即使我明白当时的中国只是空有一副躯壳却带着一颗狂妄自大的心,这样的狂妄只会在后期自食其果。可我还是想要更为详实地了解它,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当年发生在我们祖国身上的一切。
阅读此书,给我第一个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便是此书的描述风格,可以说很有趣,甚至是一改我对记录历史的文学的印象。法国人用他异常细腻与生动的笔调,为我描绘了一场“一群外国人在当时的大清帝国的使团之行”。
1793年,那个年代最引人瞩目的毫无疑问是法国的大革命,可是同样这一年发生的另一件事却很少为人们所铭记,就算是在一般的历史教授们口中也不过偶尔提上一句所谓的马戛尔尼出使清朝罢了。我了解到,这算是中西方的第一次由官方推动的正式外交,在这本书的描述中,我看到不少不同文化间的分歧与冲突。马戛尔尼带领他的使团裹挟着一大堆“高科技”玩意来到了中国,为了祖国的资本主义大扩张铁了心要在北京建立使馆开展同中国的国际贸易。可是自认为是(当时也确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英国人却在自以为是唯一文明国家的大清王朝碰了一鼻子灰,马戛尔尼不仅没能完成祖国赋予的任务,反而被羞辱了一番。用网上书评家的话来说就是“他们像要饭的一样进入京城,像囚犯一样被困在北京,像盗贼一样离开中国——总而言之,骄傲的英国人干了一件很没有面子的实情,这不但伤了英国人的自尊心,也让他们萌生了只有暴力才能撬开中国大门的念头”。
这一次外交活动,同样体现出了双方之间巨大的鸿沟,无论是双份互相争执不下的礼仪,还是二者互相馈赠的物品,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两个国家之间那难以逾越的文化差异和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礼仪方面无法达成一致致使英国人认为当时的天朝缺乏文明社会应该有的生活方式,而天朝也彻底把英国人当成了不通事理的蛮夷之人。这一切,拥有新兴科技和启蒙思想活动的英国使团清晰地看到了天朝技术的落后和僵化的制度。于是,一切都在破碎——长久以来,中国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是从古典时代就以美轮美奂的丝绸和精致的瓷器闻名世界的神秘国度,是当时马可波罗笔下让每一个人魂牵梦萦的富饶世界,是历代启蒙哲学思想家交口称赞的不二对象……然而,当使团亲眼目睹了天朝真真切切的封闭、实打实的落后还要坚持可笑的骄傲……一切都破碎了,取代一切幻想的是一个缺乏闻名的世界,这样的转变,从伏尔泰热情地赞美再到黑格尔不屑地贬低,也不过是短短一瞬罢了。
闭关锁国,制度僵化,科技落后,这一切只是掌权人自己的选择吧?这一切的落后、不及于人,不都是中国自己造成的吗?现在的问题,可以看作:“如果一个国家想要闭紧嘴巴过自己的小日子,那么其他的国家是否有权去敲掉他的牙齿强行打破进去?”纵观历史,英国确实就是如此行事的,他们肆无忌惮的资本主义扩张,我们称为“侵略”、或者是“殖民”。一方面,做出这种事无疑会很大程度挫伤紧闭嘴巴的国家的民族自尊心,但客观的方面来说,他敲碎的门牙能够痛醒一味锁闭的国家,能使他重燃奋起的火焰。国家就是这样,毕竟不是人,不能以一个人的意志决断,也不能以纯粹一个人的单位评价。看着现在仍时不时在世界某个地方炸开的战火和四处奔逃的难民,回首如今屹立东方的巨龙,我们享受着祖先的荫泽的同时是否能意识到,倘若我们是那弱国,我们又能比那些奔逃的难民们好多少呢?弱国无外交,弱国根本没有所谓的维权,在国际的舞台上甚至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我感谢如今始终强盛的祖国,因为我明白,或许一个人有自甘堕落的权利,但是,一个国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