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刊物中偶读名医扁鹊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高明呢?”扁鹊脱口而出:“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扎针、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连连点头称道:“你说得好极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看了这则故事,我不禁想到,银行业的内控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避免案件发生,应重在预防,重在治理,最后才是惩治。
在我看来,银行应按照“做好预防、决策执行、监督反馈”三个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来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设置。
首先,在基层营业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全面梳理和整合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针对规章制度多、新制度又不断出台的情况,为保持内控体系的有效性,要从管理、监督、操作三个层面,将柜面业务流程从繁多的制度中提炼出来,对各项业务环节标明注意事项和进行风险提示。首先筑牢思想上的第一道防线,将案件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建立实时控制的事中监督系统,在上级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针对基层柜台业务的事后监督机制,并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控的检查评价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制度。同时,按内控原则对现有制度进行整合,在系统整合业务规章的基础上,优化业务制度的运作方式,根据业务流程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制度文件框架,为实现经营管理过程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奠定基础。要对新制度的出台实施动态更新。随着新业务品种不断推出和对现有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有的旧规章制度已不再适应新业务和新市场的要求,必须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补充、更新、完善。正确严格执行制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最后,做到事后监督不放松,并且建立迅速有效的处置制度,加强各个环节的交流和沟通,以确保已经发生的风险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做好内控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的保障,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来看,要能确保每位员工、每项业务的办理都在内控制度的监督和控制之下,把握好内控管理的重点,加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事后严格惩治,来保证我们商行的稳健发展,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和精细化的精品银行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