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类新的诈骗方式,犯罪分子操作客户网银后,假冒银行客服电话对客户进行诈骗,给个别客户造成资金损失。犯罪分子主要的作案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网银将客户账户活期存款转成定期存款或通过网银为客户买卖贵金属,然后向客户发送诈骗短信,冒充上述短信中的商户工作人员进行诈骗,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消费,进而盗取客户资金。
此类案件系新型网银诈骗,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得知,首先,客户的个人信息已泄漏(包括客户的证件号、银行卡号、网银登陆密码等)并被犯罪分子掌握。其次,犯罪分子利用我行网银渠道采取账号支付时和网银渠道买卖贵金属时均无需验证客户的网银盾。第三,网银交易短信验证码的时效过长,为客户转发和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一定的时间便利。
针对这几项内容,我们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做好风险防范:
高度重视此类案件的防控工作。充分认识此类新型网银诈骗案件给客户造成的危害,加强对案件特点、作案手法和暴露出问题的梳理分析,积极做好此类案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业务流程梳理,增加技术防控措施。针对此类新型网银诈骗案件,及时梳理业务流程和风险点,增加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预防此类案件再次发生。
加强客户的风险提示。通过短信、微信平台等渠道以及网点、自助设备、电子渠道,继续做好客户的风险防范提示。客户申请开通网银后,柜员或客户经理应履行对客户的安全防范告知义务,充分进行风险提示。
做好处置、报告与声誉风险防控工作。发现类似新型网银诈骗案件,及时、准确地向上级行报送信息,并按照总分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做好相关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资金损失和声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