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德国生活艺术哲学家威廉•施密德的书,名叫《幸福》。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感觉装帧精美、篇幅短小,很适合随身携带,有空的时候翻上两页。另外,幸福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想要但没有人能说得清的东西,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得到它,因此,我很好奇作者会对此有什么看法。
果然,作者在书中为这两个问题做出了他的解答。他提到了四种幸福——好运、快乐、充实、悲哀。好运最大的特点是可遇而不可求,关键在于对好运的态度。一个是封闭自己,拒绝一切好运及坏运,另一个是开放自己,“主动地关注、敏锐地感觉到并抓住有利时机,加之平时为迎接良机做足准备”,并且“好运爱去欢迎它的地方”。书中还谈到了“好运不会自动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好运虽然可以改善生活的外在条件,却会削弱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因此时间可能最终证明一次好运竟是厄运,而厄运或许倒是好运。”说到底,好运这种幸福并不一定靠谱。
第二种幸福是快乐,作者认为希望享乐,不愿受苦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要求快乐极致化是不可取的。因为快乐这东西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个个时刻,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追求持续的快乐将会带来极大的不快,让人疲惫不堪。佳肴可口,连吃三份之后就感到难受了;美酒甘甜,快乐却不会随着杯数增加而增加。另外,作者认为痛苦也并不是完全无用的,相反,它对于生活至关重要,痛苦可以鞭策人们不断反省自己,不断进步。而且如果做成某件事之前经历了一番辛苦,感受到的快乐就更多一些,若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大功告成,因为缺乏对比体验,快乐便会缩水。
第三种幸福是充实,就是接受人生根本上的矛盾性,立足于感受真实的、完整的人生,明白生活本来就是有顺利也有坎坷,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满足也有失意,幸福关键是要在生活的各种矛盾中不断重新寻找平衡,能否获得这种充实的幸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越是努力实现这种充实的生活,幸福感就越强;若是只注重单方面的体验,比如只注重愉悦的一面,试图挽留它,幸福感就会减弱。
第四种幸福是悲哀,作者所说的悲哀其实是针对人生和世界的悲伤,一种希望得到幸福,但认为幸福事实上无法得到的状态。如果将这种悲伤控制得当,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美好的、值得肯定的人生。
通过对以上四种幸福形态的分析,作者在最后指出,所有这些都是“片段式”的,不可持续,物极必反,从人类的经验而言,喜乐和悲愁总是相伴的,因此幸福说到底还是“空”。然后作者告诉我们:人生的第一要务不是幸福,而是寻求意义——身体察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精神思考的意义和超验的意义。书的最后部分对意义的阐述非常精彩,比如在说到身体察觉的意义时,认为人的知觉——五官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上第六种内在的“直觉”,使人和世界有了关联,身体的各个部位就是寻找意义的工具。但是新时代世界技术化导致知觉衰退乃至丧失,从而导致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联消失。我们不再视、听、嗅、动,而是长时间坐在屏幕面前,知觉被缩减为视觉一种,而且视觉还被局限于一个狭窄的视野;我们不再发挥味觉,细嚼慢咽品味美食,而是满足于单调的快餐;我们不再运动而是任凭种种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动器械把我们运来动去。而我们若是善用自己的各种知觉,我们几乎无需去寻找“意义”,因为在体会知觉之美时,我们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当然,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精彩而深刻的观点,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我还会读很多遍,去寻找我想要的答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我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有人说,幸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而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