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对寒假许久的期盼,是对压岁钱的等待;年味是对新衣裳的渴望,是对烟花鞭炮的热爱;是对打灯笼、吃糖吃肉、杀猪宰牛的热闹的气氛的憧憬……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或许唯一的期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天假。再也没有寒假,可以盼望着过年;再也没有压岁钱,可以享受和小伙伴比较红包大小的那份简单的乐趣;再也没有终于穿上特意为过年准备的新衣裳的欣喜,也没有忽悠叔叔去买更多更大的气球的心情……
曾经,为了过年,奶奶家都会在农历二十四过小年的时候,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杀一头吉祥如意猪,把猪瘦肉和肥肉搭配砍下,一块一块的摆好在木门板上,除了自家人需要用的半头猪外,剩下的半头用来出售给没有杀猪的左邻右舍。记得我们常常将新鲜的猪肝用报纸包起来,洒上水,丢在火堆里,烤熟,拿出来香喷喷的,吃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新鲜的猪肉往往供不应求,因为那时候走亲访友留下吃饭的人比较多。现在,往往都是喝杯茶的功夫就走过一户人家,算是尽到了拜年的礼数。
曾经,为了过年,奶奶家和外婆家都会自制年糕,奶奶家用的是一般面粉,外婆家通常会添加糯米粉,因为总有亲戚送给外婆糯米,而用糯米磨成的糯米粉制作出的年糕会更柔软,口感更佳。每年,我们都会对两家的年糕评头论足,我更喜欢加入了糯米粉的年糕,外婆也会多给几块让我带回家吃。现在,外婆、奶奶都不自制年糕了,自然少了制作过程的年味。但是,随着自己动手的越来越少,年糕做得越来越先进了。有加入南瓜的,如此不仅浸入甜味,颜色也更美观。也有加入红薯的,这样便有了嚼的劲道。更有既加入南瓜、又加入红薯,还加入桔饼的,如此以来,色香味俱全了。我是年糕的忠实爱好者,每每遇到好吃的年糕,总忍不住大大夸奖一番,如此,动动嘴轻轻松松赚到几块年糕。
曾经,过年之前,妈妈会准备红包和礼品,送给外婆家和奶奶家,话说这是“辞年”;爸爸的徒弟们,也会准备些许东西,送到我们家和外婆奶奶家,也是给大家“辞年”;也因为有了“辞年”,让大家觉得:要过年了!曾经,我最喜欢缠着爸爸的徒弟给我买商店最大更大的气球,把它吹得很大很大;买各种烟花爆竹,和小伙伴们一块玩,即使自娱自乐,也很开心;还有买旺旺大礼包,因为这样可以收集很多的旺旺图片,贴到课本上、日记本上,以至于后来还留下很多舍不得用的……曾经的初一,我们都是有至少三大桌人吃饭,男士一桌、女士一桌、小孩一桌,因为那时候曾爷爷还在,也有初一在给曾爷爷拜完年后一块吃饭的习惯,所以,那时候是多么热闹、多么欢快……慢慢的,做饭的人觉得太累了,吃饭的习俗就免了,拜完年便各回各家……
……
这些都是曾经的年味,记忆中的年味。
或许对于八零后以前的人们来说,春节是我们儿时最美好的节日,年味是我们曾经最美好的味道。一放寒假,天天盼过年。到了除夕那天,可以穿新衣裳、放鞭炮、打灯笼,吃糖吃肉。过去的生活或许不富裕,但这些简朴的玩具和念想,着实使我们兴奋很长时间。如今过年时,或许不要再为做寒假作业而烦恼,也拥有了花样繁多的饮食和娱乐方式,但似乎在大多数人眼中,春节已失去了曾经“隆重”的色彩,年味越来淡。在农村,年三十晚上,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放起迎新的鞭炮,燃气五颜六色的烟花,烟花鞭炮声,声声入耳的时候,你或许才能切身体会:过年了!而在城市,没有烟花鞭炮的热闹,或许也只有在欣赏灯会时那拥挤的人群中感受到,这是:过年了!
如何才能再拥有以前的浓浓的年味呢?社会在进步,时光在前进,那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像莫言说的: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了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得过下去,为了更小的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新民路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