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每到春季 ,商业银行各业务部门纷纷组织行内专家、业务骨干或聘请行外专家深入各基层银行开展业务培训活动 ,为基层银行广大员工送上“金融大餐”,此举深受基层银行广大员工的欢迎。但笔者发现 ,一些业务培训由于没有针对性 ,实用性不强,导致业务培训走形式 、做样子。对此 ,基层银行广大员工常有怨言。
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谁能更快地学习、更快地掌握新知识,谁就能取得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打造学习型企业已成为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培训的目的,主要是让基层银行广大员工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动态,更新经营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市场判断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品牌整合能力、风险防范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实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商业银行人才队伍。而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是商业银行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笔者以为 ,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培 训应重视培训的“实用”性。只有“实用”,业务培训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 ,制定培训计划。一方面,要对制定的培训计划进行全面整合、筛选,对培训需求做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对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培训内容的实际操作性进行重点调查,从而确定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要从组织、工作、个体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业务培训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并从现有岗位要求和技能出发,确定需要培训的内容和范围。通过分析找到在岗员工现有的工作水平与期望的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哪些是需要进行培训的,合理确定培训需求。
其次,确定培训目标。 根据目前急需的知识技能要求,合理确定业务培训目标。要根据岗位工作分工和不同类别的员工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对不同部门的员工,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自然不同,应以业务条线来确定每一个培训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以个金条线为例,个金条线岗位员工负责拓展市场、受理和采集客户需求、营销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优质金融服务,必须以优质的服务在竞争中取胜,所以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因此,应把“如何做好客户服务”培训放在重点位置上,目的是提高个金条线岗位人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和公关能力。
其三,准备培训教材。要在了解基层银行广大员工实际业务需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准备培训教材、穿插案例分析等讲解内容 。因为,高质量的培训教材,不但能让员工了解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一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了解经营管理的最新经验;而案例分析适合各个层次上的银行员工。对于新行员来说,通过案例分析,能够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环境和管理实践,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对案例的研究,能够开发出参训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决策与应变能力。所以,应把培训教材和案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授课人员制作适用性强的培训课件,提高其培训效果,同时也提高授课人员的授课水平。
其四,选择培训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培训形式,如集中培训、在职培训、自我学习等。集中培训可以促进学习的竞争,创造学习的气氛。在职培训可采取岗位轮换、技能比赛等形式进行。一方面,通过岗位轮换,让员工在各种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连续经历不同的情况,了解不同岗位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形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取得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经验。一方面,通过技能比赛,让员工在技能比赛中得到千锤百炼,达到一定的业务水平。而自我学习则是对集中培训和在职培训进行的有效补充形式。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有选择地学习,通过自学不断成长进步、不断提高完善。
其五,注重培训效果。当前,金融业务知识更新换代很快 ,过时的业务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而新业务在商业运行中会催生很多的问题和解决技巧,把问题和技巧汇集起来,及时在商业银行内部传达和流动,则会对业务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地开展新业务的培训活动 ,向广大员工传授最新的业务知识 ,才能增强广大员工的知识才干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在开展新业务培训过程中,授课人员应对新业务的功能、特点、优点、卖点进行重点介绍,在讲解时还应从客户分析、营销话术、渠道开拓和营销范例入手,为参训员工提供知识营养。培训结束时,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考试与评估。考试的目的,主要是对参训员工的知识、技能进行检验,对培训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及时补训。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为以后的业务培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业务培训的质量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