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和服务一直都是我们银行工作围绕的两个主要关键词。关于营销,我们更多地提到的是营销各类型的银行存款、产品。难道服务也需要营销吗?为什么我们矢志不渝地向员工灌输“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而客户投诉仍然经常发生?为什么当我们作为客户去感触自己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时,连自己都感到不满意?
众所周知,服务目前是我们国有银行最为薄弱的环节,但这也是真正能够实现差别化、个性化服务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在信息技术引发的金融创新的浪潮中,银行之间试图想通过网点优势、人缘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哪家银行推出更加先进的金融产品,其它银行都可以推出类似的产品,甚至可以超越最初开发的产品。但唯有差别化、个性化的服务是无法模仿的,即使其它银行要跟风,也将要花费巨大的成本。
目前银行服务营销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用同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的顾客。银行服务应当做到的是透过更佳的服务,找到顾客需求的价值点,向顾客提供成熟、可信赖和友好的服务,在客户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银行利益的最大化,即差别化和个性化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服务实现层次的错位。如果把银行的服务进行层次划分的话,最低层次是便利,其次是效率、尊重、规范,最高层次是一致。而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却集中在做“规范”上,我们各级机构都制订了严格的服务规范,对员工的服务行为、语言等方面作了要求,但就服务的上升规律而言,只有做好了较低层次的,才能做好较高层次的服务。第三个问题是服务观念滞后。我们应该把客户从进入网点办理业务直到离去的整个过程称为服务,甚至可以延伸到非营业时间提供的电子产品的服务上。前台的服务效率、态度、规范当然算服务,但服务还包括网点的便捷性、门面的档次感、监控设施的完备性、咨询问题时得到答案的及时性与确定性、自助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管理者在公众场合的形象等等。服务观念的滞后,严重迟滞了银行业服务的提升。
当前,我们改善银行服务营销——策略及方法银行业要改善服务营销,就必须在充分把握住服务的本质基础上,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符合客户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服务策略。
1.提高服务的可感知性——服务有形展示策略服务是无形的,通过有形展示,让客户在感官上感受到银行的服务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引导客户对服务产生合理的期望,促使客户对服务质量产生优质的感觉,同时可以帮助客户识别和改变对银行服务的形象。
2.提高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服务满意策略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是否满意,往往集中在服务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时刻。这就需要提供服务的员工正确地把握每一个关键时刻,让每一个员工建立起自己的客户服务循环,也就是一张客户经历服务的步骤图,每当客户光顾一次,服务循环就运转一次。
3.做好服务流程再造——服务流程策略银行服务属于高接触度服务,必须对服务的作业顺序,客户互动顺序进行明确化,要把“以产品为中心”的推销观念彻底转变成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根据客户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缩短员工与客户、管理者与员工、管理者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改善内部合作方式,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一切为了客户,这是面向顾客满意的服务流程再造的出发点和归宿。
4.完善服务培训机制——服务培训策略在银行的各种培训工作中,缺乏服务培训,加强服务培训是目前银行业培训工作的当务之急。在服务培训中,必须以提供高品质服务为基础。比如服务技巧的培训,教会员工怎么说话,怎么把话说好。在与客户沟通时,要力求用情绪与语言传达尊重、谦逊、礼貌、帮助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5.把握服务管理的精髓——向员工授权,改变员工对整个银行服务管理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融入到为客户服务的行为中。最佳的服务方案是集稳健的服务策略,友善待客的规范和员工有工作的自主权为一体的。向员工授权就是给我们的员工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和程序,并给员工根据需要决定自己行为权利。如果单纯以规章制度要求员工,忽略了员工情感,心理方面的需求,不给他们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那么我们即使制定了最好的服务方案,最终只有夭折的下常当向我们的员工赋予一定的责任时,他们会成为客户的代理人,创造性地为客户服务,这种创造性服务必须在不违反银行内部控制的规定和政策前提之下;同时应当允许员工根据网点的具体情况,客户的特点对服务进行合理改进,而不是以标准控制,在为客户服务的同时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只有满意的员工才可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