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富人,在家中遍饮各种奇珍异露,总觉索然无味,日日换而难得满足。后来,富人在一次沙漠旅行中不幸与他人失散,独自经历波折,几近昏迷时终于寻得一片绿洲,干渴难耐的他接过路人手中一碗沉淀着泥沙的水痛饮而尽,大赞水之甜香,觉得自己寻得了世间极品。
其实,不过是一碗不干净的水,却使富人如饮天酿,使人不禁感慨:不经干渴,不知水甜。不经苦之磨难,难品甜之清香。
佛有七苦,其一为“求不得”。在我看来,比“求不得”更甚的,是“得而不自知”,这样的人自己虽丝毫没有体会,却是另一种难得满足与惊喜之情的悲哀。就像天堂的看门人,从未到过地狱,不知自己身后看守的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所在,他也因此永远体会不到由地狱寻向天堂之人的欣喜与幸福,岂不悲矣!
古有昏君晋惠帝,听闻民间闹饥荒、饿死百姓无数,人民难以维持生计、流民四处而大惑不解,问身边近侍:“为何不食肉糜?”晋惠帝痴傻,在他看来寻常不过的吃食,以为世间存有无数,却不知是饥饿的百姓梦里也得不到的美味。如此没有觉悟,亡东晋不过数日之事,白搭无数忠良如嵇康之子为护他而亡。
后人多笑其痴傻,殊不知许多人自己也是犯着同样的错误,形式不同,也算不得是高明。孟子有云:“生于忧患。”是的,在美好中而没感觉,轻者难有欣喜之享,重则终因不慎而取灭亡。居于安乐之中,更须时时思苦,才得保全安乐。
俗语“富不过三代”阐述的也是如此可悲的事实。先人创业艰辛而知家业得来不易,辛苦操持壮大事业为子孙造福,几代之后日日享受的子弟却总难体会那遥远的苦难,挥霍不知珍惜,败祖宗一世英名。其未经干渴将亡者,终难品日日所饮之水的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