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效用有两个基本原理,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一个人对于财富的占有多多益善,即效用函数一阶导数大于零;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效用函数二阶导数小于零;二是最大效用原理,即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
效用理论是领导者进行决策方案选择时采用的一种理论。决策往往受决策领导者主观意识的影响,领导者在决策时要对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予以展望,对可能产生的利益和损失作出反应,在公里科学中,把领导人这种对于利益和损失的独特看法、感觉、反应或兴趣,称为效用。效用实际上反映了领导者对于风险的态度。高风险一般伴随着高收益。对待数个方案,不同的领导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抉择。运用心理测定方法,可以测量出领导者对于各种收益和损失的效用值,并画出相应的效用曲线。
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业务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内获得的经营成果,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在银行的日常管理中,经常听到“存款是立行之本”,“存款是基石”,“没有存款就没有效益”,“行长有没有能力,就看存款能不能搞上去”等等强调存款重要性的经典话语,很少听到“利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没有利润就没有饭吃”,往往听到的是“利润多少没有关系”,“银行的利润是国家政策给的,多少无所谓”,“利润是不可靠的,贷款损失会吃掉所有的利润”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对基层机构的绩效考核,往往出现存款新增1000万元比创造1000万元利润获得的绩效还要多的情况,甚至出现只考核存款,不考核利润的情况,在下级机构向上级机构汇报工作时,首先是花很大的篇幅来汇报存款新增了多少多少,最后才简单汇报实现了多少利润。记得2009年参加总行党校的学习时,党校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讲到广东分行的存款在新任行长的带领下,存款比以往年度多新增了500亿元时,非常激动,而对于利润是否增长却只字未提。对于一般企业,利润是一切工作的归宿点,必须要想尽办法盈利,上市企业连续三年亏损就要求退市。为什么利润对一般企业那么重要,对银行业却不是那么重要呢?为什么1000万元的存款比1000万元的利润获得的绩效还要多呢?为什么各级领导都视存款为命根子呢?效用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些现象。
第一,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银行资产业务的基础,存款本身不产生利润,而是通过贷款来产生利润,存款的风险小。国家对商业银行除了规定存款准备金外,对存贷比也有严格的规定,即存贷比不能超过75%,这成了商业银行的紧箍咒,控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商业银行为了多发放贷款,创造更多的利润就必须增加存款,这是各家银行要求员工拼命揽存款的根本原因。
第二,在中国现阶段,存款是一个重要的人气指标,存款余额最多,就从某种程度上代表这家银行最好,存款市场占比第一就意味着这家银行在当地是第一,第一的感觉是非常好的,人人都想得第一,因为第一可以带来无限的快乐。
第三,对于利润,各家银行基本上都是吃国家利差政策的饭,国家目前的存贷利差足以让银行利润丰厚,只要维持一定的存贷比,控制好信贷风险,就能赚钱。
第四,各家银行总行对下级机构进行KPI指标考核时,存款的分值占比往往接近40%,利润指标往往在10%以下,KPI指标的考核结果往往与各级机构的管理人员的聘任、晋升挂钩,与管理人员的收入挂钩。
第五,存款可以通过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增长,效果明显,而利润则需要长期经营,不可能一两个月内见到明显效果,利润的稳定增长需要1至2年,甚至3至5年才能见效。因为各级机构负责人调整比较频繁,一般1至3年就调整了,因此,短期经营行为就不可避免,同时,这也是这些负责人的理性选择,否则,就会在业绩评价方面、收入方面吃亏。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负责人来说,存款的增加比利润的增加所带来的效用更加快,更加直接,存款第一的满足感远远超过利润第一,因此,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在存款和利润之间进行选择时,存款成为了首选。
拿存款和利润来进行效用比较多少有点牵强,个人的一点理解,拙见,权当作闲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