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耳相传的支付宝,微信红包,到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相互竞争,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概念”内化为“生活”。而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更将金融业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再次拉近。传统的金融业受到强烈冲击。甚至有人预言: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会替代传统商业银行。
记得就在几年以前,网上一度还流行着这样的段子:“我要给孩子留10个QQ号当礼物。从现在起每天都在线挂着,等孩子出生时,就全部升级成太阳了——10个太阳号,这礼物酷毙了。”我们那时还觉得,这礼物有趣又有爱,逗比又温情。那时候,我们曾经以为QQ可以用一辈子。甚至还萌生出类似这样的担忧:当自己这一代人都不在人世了,我们的QQ号怎么办?一个个好友的头像,那些曾发出“滴滴”的新消息声、欢快跳跃着的头像,会陆续地暗下去,永远暗下去,直到我们自己的头像也终于变暗、再不能点亮。我们的下一代会帮我们打理它吗?还是永远就让它这么一直暗下去了?我们觉得,结局多半是后者。我们曾经想象着那悲伤的一幕:无数个永远不再用的QQ号,自己的头像永远暗着,好友的头像也永远暗着。数以亿万计的它们联结起来,像一座沉眠在异次元的灰暗人间。然而这才过几年啊,我们就发现自己多虑了:别说什么下一代了,我们自己都快把它忘记了。套用最近围棋圈里一句很火的话:传奇总有落幕的时候。
在互联网浪潮中,伟大的产品是那么容易迭代,速生又速朽。还记得我们买到第一只诺基亚手机的时候吗?我们曾无比珍重,喜滋滋体验着它沉甸甸的压手感,发誓要用很久。但后来,我们就声称它只可以砸核桃了;再后来,连这也变成了一句谎话——到了真正砸核桃的时候,我们也根本想不起它来了。还记得我买到第一个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我曾经温柔的对待它,小心地开合着,惊叹着现代工业的造物,幻想它会陪我度过整个校园岁月,日后还我陪你走遍世界。可后来它以令我讶异的速度人老珠黄,活儿固然不好了,模样也越发显得呆滞笨拙。你扫向它的目光里,慢慢地连温情都没有了。现代的造物,真的难逃方生方死的宿命?
我有一个奇怪的念头:生活中,身边没有一样东西的年头比你长,这其实挺可怕的。这意味着你最最孤独,没有一个东西懂你,知道你少年、青年的故事。哪怕工业再进步、技术再革新、互联网思维再怎么席卷、乌镇开多少届大会。我仍然希望,有一些伟大的产品能够生命悠久,可以做到长久陪伴,并传承给下一代。
面对汹涌来袭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传统商业银行应通过加强电子银行产品创新、营销模式转变积极应对。借鉴互联网思维,从重视客户体验、挖掘客户需求、网络安全等角度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才能更吸引客户。在挑战中获得新成长。